青海“藏画之乡”里的唐卡艺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2-04-21]
出生在“家家有画师、户户画唐卡”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吾屯村的桑杰加,父亲是外省的汉族,自然不会唐卡绘画技艺。
生在“藏画之乡”,但桑杰加记得儿时家境贫困,父亲常在村里收购唐卡,背着唐卡外出销售回来,生活条件就能得到一些改善。
唐卡对于桑杰加,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上了村里的小学后,每天都有一节唐卡学习课,桑杰加格外用心。老师教桑杰加画了一幅释迦牟尼画像,当他带回家后,父亲大加赞赏:“我儿子真的是太棒了,居然画得这么好。”
父亲的认可给了他莫大的信心,自此以后,桑杰加学习唐卡绘画更加认真和投入。
初中毕业后,桑杰加拜了两位师傅,一门心思画唐卡。由于他格外用心,独立完成的第一幅唐卡作品居然售出了1万元的高价,这让师傅都很惊讶,桑杰加也因此很快出师。
一次,一位外地朋友想资助黄南州一户特困家庭,桑杰加联系到尖扎县昂拉乡一户家庭,带着朋友一同前往。
“虽然提前得知是特困家庭,但他们一家六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父亲因车祸双腿残疾,一家人的生计重重地压在母亲一个人肩上。”桑杰加心酸又难过,“如果他们的孩子当中只要有一两个学会一门技能,就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他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创办一所画院,来改变这些孩子的明天。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他在北京租了一间只有7平方米的工作室,取名“热贡桑杰唐卡家”,一边画画一边销售。
桑杰加和五个徒弟租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地下室。为了节省开支,几个年轻人起早贪黑,一天只吃两顿饭。大家有些心灰意冷,但桑杰加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
有一天,工作室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想订制一套有关藏医传承方面的唐卡。药师佛唐卡画好后,对方特别满意,这是桑杰加和他的徒弟们赚到的人生第一桶金。
还完债务,桑杰加几个人更加用心地磨炼技艺,提高技能,创作出了更多的精品。而那套藏医传承唐卡成为了工作室最好的名片,很多客人慕名而来,订单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2017年,桑杰加带着曾经的梦回乡创业,当时,精准扶贫的号角已吹响,依靠党的好政策和各方的支持,2019年,他用1300万元创办了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宗旨的黄南州热贡桑杰唐卡画院。
为了让周边更多人掌握技能,桑杰加邀请了泥塑、刺绣、堆绣、唐卡师傅为大家培训。同年,黄南州对口支援方天津市滨海新区为画院挂牌“就业扶贫车间”,发放扶持资金5万元,培训贫困人口20余人,仅2019年售出贫困户作品200余幅,总收入达60余万元。
2021年10月,当地政府投入乡村振兴资金50万元,画院通过以“文化产业+非遗传承+扶贫”的模式,将较为分散的文化企业和培训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全力打造文化扶贫产业基地。
“桑杰加的画院作为全州98个州级非遗传习中心之一,在热贡艺术的传承发扬方面做得特别好。桑杰加作为州级非遗传承人,主动性强,也积极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做大做强,他还热心于慈善事业,可以说桑杰加是年轻人里的佼佼者。”黄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负责人才项多杰告诉记者。
今年23岁的罗藏成立,10岁开始学画画,12岁时跟着桑杰加系统学习唐卡,目前,罗藏成立专注于绘制微型唐卡——扎卡,每个月也能挣1万元左右。
他说,小时候家里困难,父母经常去外地打工,留下他和姐姐在家。“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能在家门口就业,能和一家人在一起,感到特别幸福。”
问起今后的愿望,他腼腆一笑:“师傅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继续传承发扬热贡艺术,等我将来有能力,也要像师傅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
目前,画院有学徒100多名,其中,近百分之八十为脱贫户子女。学习期间,画院免费为学徒提供食宿。
在唐卡绘制车间,24岁的斗拉太正在绘制一幅别具风格的唐卡作品,上面美丽的莲花栩栩如生,“现在的政策这么好,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爱,我相信紧握乡村振兴这把金钥匙,我们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