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专家:蜀王府遗址出土瓷器丰富程度居中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之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9-07-24
成都7月22日电 (岳依桐)记者22日从成都城市考古研讨会获悉,考古工作者于2013年至2019年7月期间对成都东华门遗址进行深入发掘,共发现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等重要遗址。其中,蜀王府遗址出土瓷器残片超过10000件,包括杯、盘、盏、瓶等类型,是目前中国明代藩王府遗址中出土瓷器最多、品类最丰富的遗址。

  东华门遗址考古领队易立介绍,东华门遗址发掘的蜀王府建筑群主要由城墙、道路、河道、桥梁、木构建筑、水池、台榭、码头等组成,功能上是宫城内的苑囿区,总面积超过24000平方米,约占蜀王府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易立介绍,蜀王府遗址出土遗物的情况体现出蜀王的“土豪”特点,包括瓷器、建筑构件、铁器、木料、动物骨骼、植物果核等,其中的几件“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瓷器为明代宫廷瓷器中罕见的精品。“出土瓷器品类丰富、数量众多,为研究蜀王府内部生活面貌提供了实物素材。”

  另外,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张仪、张若等筑成都城,其中大城为蜀候、蜀相、蜀守治所,此后的两汉六朝时期,大城一直为成都的政治中心。东华门遗址的发现充分表明这里自战国末年以来,即为大城的核心生活区。

  据了解,东华门遗址的发现还证实了以往仅见于传说或文献记载的“摩诃池”确实存在。“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宣华苑,是隋唐至两宋时期成都城内著名的池苑园林景观。该池开凿于隋代,唐代中叶以后声名渐起,成为城内一大胜景,是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去处。

  易立表示,“摩诃池”池苑园林和蜀王府宫城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工艺精良考究,为研究长达2300余年的成都城市史提供了珍贵参考依据,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文物窗口和时空坐标。

  易立告诉记者,未来考古工作者将重点进行对“摩诃池”、明代蜀王府遗址的保护和展示,还将在东华门遗址周边有计划地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掌握周边古代遗存的埋葬情况。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