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个展

香港已故画家陈福善个展 “水彩王”为何不画水彩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9-03-27
是香港画家陈福善。陈福善(1905年-1995年)曾经一度有香港“水彩王”的美誉,却在人生60多岁时和过去最拿手的写实水彩“决裂”,又在70多岁探索出全新的艺术图示,找到自己的绘画语言。被评论家视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位“奇人”。

  出名  依靠函授自学成才

  上个世纪初,陈福善出生于南美的巴拿马,5岁跟随父母定居香港。

  陈福善好玩有趣,极善社交,天资聪颖,人称“福伯”,通过杂志、画册、电视了解西方艺术界的前沿动态,他从来没有受过正规训练,通过函授学习美术课自学成才。他还能用中英双语撰写艺术评论,这种脱离教条的经验为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在策展人沈揆一看来,恐怕陈福善的艺术能力就是与生俱来。

  福伯算得上是少年得志的艺术家了,此次展览的早年绘画里以写实风格的水彩和油画风景人物为主。他经常外出写生,师法自然,尤其是他的水彩,画风朴实,用色用笔大胆多变,人物肖像惟妙惟肖,“水彩王”的名头从香港传开。

  转型  嗅到危机重起炉灶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有关现代主义艺术的信息以多种渠道进入香港,人们对“主流艺术”的价值判断,已经发生了倾斜。1962年,新建的香港大会堂中设立了博物美术馆,开幕展《今日香港》直接将陈福善作品以“过时”的理由拒之门外。陈福善的成功突然间成为了过去时,现代主义俨然已成香港艺术的主流,这给了陈福善极大震撼。

  在画坛本有一席之地的艺术样式,突然被孤立起来了,自己最拿手的绝活不再被新的观众接纳,任何人都会陷入迷茫。“变”还是“不变”,成了从未画过抽象画的写实派画家代表陈福善的两难抉择。那年,他已经是57岁。

  陈福善做出了最艰难的选择,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接连不断地尝试不同的现代主义风格和方法,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拼贴喷绘等,试图寻找一种能适合自己的艺术语汇。在此次展览中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线条像毕加索、那件作品的风格像超现实主义勒内·马格里特。

  陈福善自写的一副对联“自由自在大可妙想天开,过于传统提防江郎才尽”贴在展厅出口。在陈福善生命的第七个十年中,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香港众生相”系列,是他的绘画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陈福善以强烈的色彩、出奇的构图和荒诞怪异的人物形象,把万花筒一般的香港市井和芸芸众生收录笔底。不靠水彩,当年的水彩王演绎了王者归来的艺术传奇。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