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浙大科技考古探秘唐遗址 或改写中国陶瓷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8-12-17
12月17日讯浙江大学和陕西省文物局16日在杭州举办“富平银沟遗址陶瓷科学考古研究”成果学术研讨会,记者获悉,浙大牵头组成的团队对陕西富平银沟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表明,该地区早在唐代就已形成北方制瓷窑群体系,在中国陶瓷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填补了陕西唐代制瓷史的认知空白,而且有望改写《中国陶瓷史》一书。

  富平银沟遗址范围内发现了各类遗迹共1910处,其中窑炉遗址318座;采集各类器物标本984件。遗址年代久远,地层复杂且多已被破坏。浙大等团队采用科技考古的先进技术手段,对遗物、遗存和遗迹进行了科技考证和科学定性研究。

  2015年,由浙大人文学院周少华教授为组长牵头,联合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科技考古中心、国家轻工业陶瓷检测中心、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组织成立了《富平银沟遗址陶瓷科学考古研究》项目课题组,对该遗址多次实地考古调查,采集标本,寻找烧制各类瓷器的原料,窑炉遗存遗迹。课题组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考古学、材学学、工艺学等不同角度,对该遗址发现的古陶瓷遗物和遗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并结合文献资料查考、探求遗址的性质。课题组运用EDXRF进行胎釉原料的成分测试与分析,并与瓷片标本的胎釉组成进行比较研究;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进行物相定性分析,以探求物相结构及烧制工艺;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对标本的釉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对典型标本进行热释光年代测试,用以断源、断代的科学分析。


  据了解,浙大与陕西省文物局的战略合作源自2014年,双方围绕陕西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向国内外介绍陕西周秦汉唐文明史研究的最新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本次富平银沟遗址陶瓷科学考古研究项目,就是双方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上的一个生动实践。研究成果不仅揭示该地区早在唐中晚期已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品种多样、技艺高超,产品质量领先的北方制瓷窑群体系,证明富平银沟遗址是中国古代陶瓷生产非常重要的遗址,还为解决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鼎州窑”及破解纷争不息的悬案“柴窑”提供了全新的线索和思路。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