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8-11-19
  刘玉珠局长曾于2015年考察参观宝库上海中心项目。当时宝库上海中心项目甫落成,他对宝库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表示了肯定。

  会上刘玉珠局长表示,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文物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实践证明,文物与互联网的相融相生,焕发了蓬勃生机与活力,这主要体现在了5个方面:

  一、文物“上网”的基础不断夯实,我国正逐步推进全国馆藏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海量资源。

  二、文物传播展示方式不断创新,13万处文物保护单位和近5千个博物馆基本实现互联网全覆盖,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讲好文物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三、“智慧博物馆”建设不断推广,智能导览与互动展示等“智能”手段,带来智慧化、沉浸式的博物馆体验,使观众更好走进博物馆,更好体验文物。

  四、文物利用新领域不断拓展,文物与教育、旅游、创新创意、设计和动漫游戏等在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渐次开花。

  五、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多元的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利用互联网思维弥补现实“鸿沟”

  刘玉珠局长表示成果虽丰但仍有“鸿沟”尚需弥合。他提出想要解决破解资源信息共享难、融合发展协同难、价值挖掘研究难等现实问题,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

  一、理念“互联”,要敢于打破思想桎梏,消除文化鸿沟,树立开放共享、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的思维。

  二、资源“互联”,活化文物资源、数据、信息开放共享和开发应用,完善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推动文物资源的广泛共享。

  三、信息“互联”,推进文物+数字化+互联网多领域深度融合,建立基于文物资源信息的融合创新联盟,打通文物行业“数字高速公路”。

  四、机制“互联”,打破文物行业体制机制壁垒,自上而下,联动发力,激发行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行业“互联”,打破行业界限,创新文物价值挖掘与传播方式,培育新业态,构筑新动能。总而言之,让文物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成为具有广度深度兼具的蓝海。

  构建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

  文物凝聚过去,连接未来。赋予文物新生命,让文物在新时代“活起来”,做好这项伟大的事业,光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要广泛汲取社会力量;光靠中国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必须广泛开展国际间合作,共同构建互联互通大格局的发展模式。

  对此,他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以合作为动力,搭建对话交流新平台。孵化更多中小企业参与的开放式融合发展平台,对接需求、深化合作等。

  二、以传承为己任,开创价值挖掘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高校、科研机构、文化企业、文博单位共同参与的文物价值研究阐释模式。

  三、以技术为根基,打造智慧网络新矩阵。布局建设文物领域互联互通网络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构建中华五千年文明智慧网络传播矩阵。

  四、以开放为前提,构建社会参与新格局。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与特许经营模式,焕发社会参与创造力。

  五、以平等为基础,打造国际合作新局面。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是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加强文化遗产网上长廊建设,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作出应有贡献。

  文化+互联网 线上线下全场景的一站式服务

  距刘玉珠局长参观宝库上海中心项目已过去整整三年。这三年间,宝库始终践行着“互联网+中华文明”的行动指南,推动着艺术品与互联网的创新跨界融合。

  随着今年“宝库匠心馆”与“宝库汇”的诞生,宝库文化及旗下八大文化品牌实现了艺术品线上线下及展览、传播、存储、流通各环节的一站式服务。未来宝库文化还将继续以“中华文明传承与时代发展”并重,打造上海文化品牌,助力上海文化消费,使之成为文化的制高点,在中华第一高楼内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