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陶宏:传王维《著色山水图》伪作嫌疑不能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8-06-27



  众所周知,如果一张唐画流入市场,尤其是被认作“无真迹流传”的王维作品,于国人而言,其影响力丝毫不会亚于达·芬奇《救世主》的面世和上拍。当然,这两件作品除了珍贵无比,在各国鉴定界引起争议,更是二者的相似点之一。6月8日,澎湃新闻刊登了署名黄黄石的文章《“传王维〈著色山水图〉”重鉴:或是晚明伪本》。而在6月9日,《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一书的作者刘九洲便于“在艺”网络平台刊文《澎湃刊出议唐画〈著色山水图〉一文之谬误》,对澎湃新闻刊文所阐述的观点进行了驳斥。

  黄黄石的观点极为尖锐。他认为,这件作品,不仅非唐画、非王维所画,且更像是一幅晚明坊间的伪本。而对于刘九洲的论证方式,黄黄石同样提出了异议。首先,黄黄石认为:“对于‘传王维《著色山水图》’的鉴定,属于书画鉴定中的‘定真’,若要断定是一幅唐画,就必须找到有力的证据。”遗憾的是,目前所公认的唐画本就凤毛麟角,更无王维真迹存世,难以比较,所以只能从题跋、印鉴、著录、流传等方面去考察,以确定其创作时代。据此,黄黄石提出了几条疑点:他认为该作品的关键跋文“明代季德几”的诗句语焉不详,且为孤本,单独被嵌入拖尾,其“证词”的效力实在不能令人信服。而且这件作品的流传历程更加可疑。跋文中王澍提到此画曾为梁清标收藏,而作品上却没找到这位大藏家的“标配印章”,仅有“河北棠村”一印。更耐人寻味的是,“宋人确有直接题跋在画心上的,但多是简单的题诗、题名,至于对长卷进行品评议论的长跋,为了不影响画面内容,一般在拖尾另纸书写。而图中‘刘唐老题跋’占满卷首,喧宾夺主,在宋人题跋中见所未见。”

  作为“此为唐画”观点的支持者,刘九洲很快就对该文作出回应,他认为“黄文”中并没有拿出新的、有力的史料证据以驳斥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叠加各种“推断”。

  在这次争论中,令人生疑的也许不只是辩论双方用以针锋相对的论据。在没有更新证据的情况下,以上争论陷入了疑点丛生、难以服众的泥潭。争辩双方都没能说服对方,也没能说服旁观者。首先,“黄黄石”身份为何,无从考据,调查近来澎湃新闻平台,此文刊发前,该名讳从未现身。其次,匡时拍卖行态度暧昧不清,仅仅表示下了很大决心希望将这张作品推向市场并能够激起讨论,从而对中国画研究有所帮助。但作为一件被推上公开拍卖,推向公众和舆论的古代书画,无论是买家、还是拍卖行,都没有理由为身世不明的作品担上业绩的风险。最后,刘九洲反复强调其鉴定方式的正统性,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故宫博物院刚刚通过科技检测为《千里江山图》验明正身的背景下,为何在消息披露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引入科技方法鉴明画作绢质?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发表过自己的观点:“直接去测量此画用绢的年代,一旦测为唐代,那么就一锤定音了。”

  如此说来,匡时拍卖行那句“激起讨论,对中国画研究有所帮助”就显得意味无穷。“口水仗”引发大众关注,其出发点,到底是“为中国画研究提供帮助”,还是制造噱头,产生广告效应?对于匡时来说,在《著色山水图》前加上“传王维”几个字很容易,但它的误导性同样存在,因为如果“传”字得不到明确解释,此作“伪”的嫌疑就不能被抹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