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传讯

佳士得主管谈培根《三幅肖像画习作》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8-03-04



“我还记得大约十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作时的震撼感受。”佳士得伦敦战后及当代艺术部主管Francis Outred回忆道。他所说的这幅画作便是法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三幅肖像画习作》(Three Studies for a Portrait)。“这是一位建筑师的私人藏品,挂在他寓所的沙发上方。我一进门,它就跃入了我的眼帘,我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

  从1950年代后期起,小型三联画渐渐成为培根的标志性构图。Outred解释道,培根认为14 x12英寸是“最适合展现脸部鲜明特点的尺寸” 。3月6日,这件作品将于佳士得伦敦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上瞩目登场。

  在《三幅肖像画习作》中,培根使用这一尺寸形式描绘他的密友兼知己亨丽埃塔·莫莱伊斯(Henrietta Moraes),后者亦是知名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的模特。1963年,莫莱伊斯首度出现在培根的作品中;随后画家又以她为灵感创作了超过20幅画作,其中包括1969年所作的《亨丽埃塔·莫莱伊斯习作》(Study of Henrietta Moraes),以及六件14 x12英寸的三联作——这六件中的第一件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Outred指出:“这件作品亦是向着名影片《广岛之恋》的致敬之作。”在这部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于1959年执导的电影中,主演艾曼妞·丽娃(Emmanuelle Riva)的一绺秀发在一幕场景中垂落于脸部。“培根运用这绺头发作为组构元素,分割脸部,作为两侧脸部的支点。”他说。

  培根从雷乃的影片寻求灵感可谓自然之举,因为《广岛之恋》“讲述了爱情、迷失、绝望及回忆。”培根在创作这件作品时,依然沉浸在失去其“人生挚爱”乔治·戴尔(George Dyer)的悲痛中。1971年,后者于巴黎大皇宫举办的培根回顾展前夕自杀身亡。在戴尔死后的几年间,培根曾创作一系列黑色大幅三联画以纪念戴尔。他甚至于1974年搬至巴黎,成为亲法派,完全融入法式生活。Outred继续说道:“因此,在这幅画作中糅合两个互为镜像、关于失去和记忆的故事。”

  培根以不在画布正面涂底油著称。相反,他在画布的背面涂底油,使颜料渗入织物。Outred指出:“在《三幅肖像画习作》中,颜料有一种白垩质感,黑色则极为沉实浓厚。”培根甚至将他的灯芯绒衣袖浸入颜料,然后轻涂于画布上。这些技法赋予人物以雕塑感。Outred表示:“画面呈现出粗犷、原始风貌。颜料质地增强了这种效果。”

  他进一步指出:“这幅画作与之前三联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涂有明丽的橙色调和纯净的白色,于暗色中透出亮色,而非刻意追求暗黑。亮色反映了培根失去戴尔的悲伤在1976年左右终于开始平息。”

  1977年,《三幅肖像画习作》在巴黎Galarie Claude Bernard画廊首次展出。当时,培根已被视为法国英雄,这次展览备受媒体关注。开幕当天,仅仅数小时内共有约8,000人进入画廊,警察不得不在外封锁了街道。展览代表着“培根这段思考、记忆和迷失时刻的艺术巅峰”,展品中也包括许多他在戴尔死后创作的巨作。Outred解释道:“对他而言,这象征着某个时期的终结。”在多年的情感紧张之后,画家终于进入了个人和职业的满足时期。

  Outred对这幅“流传有绪、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作品有着良好的预期和期待。《三幅肖像画习作》由现在的藏家从1977年举办的展览直接购得,之后再未在公众场合出现过。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