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个展

“翰墨情缘 畅写人生——谢金龙书法展”在京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7-06-06
6月2日,由中国文化报社品牌活动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协办,深圳市悦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翰墨情缘 畅写人生——谢金龙书法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隆重开幕。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文化部原副部长常克仁;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宣传部副部长赵建伟;文化部机关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刘长权;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原主任,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院院长陆耀儒;中央芭蕾舞团原党委书记、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庄正华;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电视台书画院院长赵立凡;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杨胜生;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理事长乔申乾;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清朗;空军少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泰阳;中国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蒋大为;著名音乐人、作曲家侯德健;世界小姐非洲赛区冠军、2012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塞拉利昂歌手玛利亚;巴基斯坦驻华文化专员Tarip Raheel以及首都近百家新闻媒体记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评论家、鉴赏家、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600余人参加了本次展览的开幕式。
  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杨胜生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报》作为文化部党组机关报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核心资源,一直非常关注书法艺术,对书法文化和书法艺术家的报道宣传是报纸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或缺的精神家园,书法艺术是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独有的汉字书写艺术,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教育也于2013年1月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
  杨胜生说:“谢金龙先生少年时期开始痴迷书法,30年来笔耕不辍、潜心修炼,将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起,勇于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取得显著成绩。同时谢先生还热心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在担任深圳市龙华文学艺术创作协会副会长期间,每年都积极组织和参加深圳群众文化活动,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奖。正是由于有一批像谢先生这样的文化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深圳才成为南国文化高地。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谢先生的书法艺术和文化造诣,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让书法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推动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谢金龙先生的家乡代表,深圳市宝安区群众文化艺术馆副馆长、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舵在发言中说:“谢金龙先生是我们深圳本土的艺术家,近10年来,每年都会参加我们群众文化艺术馆的活动,对我们基层文化帮助很大。书法是个功夫活,来不得半点马虎,30年来笔耕不辍、潜心修炼,才有谢先生今天的书法造诣。希望谢老师在今后的书法道路了继续努力,书写出当代中国的精神和气度,同时为我们深圳基层书法文化的发展做个好榜样。”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在致辞中,也对谢金龙的书法作品给予肯定和赞赏,希望其书法艺术道路越走越宽,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思变创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而书写,多出精品。
  在开幕式答谢环节,谢金龙表达了对主办方、承办方和各位嘉宾以及媒体记者感谢。在媒体采访中,谢金龙在谈到书法家、书法艺术怎样才能达到“道法自然”状态时表示:“书法家一是要做到修品,要培育自己的人格、人品,做到坦荡如玉。一个品行经不住检验的人,无论他的书法功底有多深厚,都很难被大家所接受;二是要修养,书法创作不只是临习几个名家碑贴那么简单,还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多研习,眼界才会更开阔,思想才会有创新,书法作品才能书之有物,推陈出新;三是要修心,时在当下,要经得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心浮气躁难成器,写不成书法,更成不了书法家,这是个亘古不变的规则和道理。修心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端正心态,即使身处车水马龙的闹市,铺开一方宣纸,也能平心静气,书写乾坤;最后还要修炼,书法是个功夫活,来不得一时兴起、一朝顿悟、一夜得道,需要长久坚持,长久练习。”
  谢金龙,广东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书法艺术家,建筑工程师,深圳市龙华文学艺术创作协会副会长,曾于同济大学、北京大学进修。2015年1月被国家级文化类核心期刊《文化月刊》聘为特约书法家;2017年5月被录入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艺术人才库。谢金龙少年时期开始痴迷书法,多年来笔耕不辍、潜心修炼,将书法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勇于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取得显著成绩。其书法作品被众多机构、商会、企事业单位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首席谈判顾问罗杰·道森和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谢金龙的书法作品曾多次被《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北京文学》《中国铁路文艺》《中国散文家》以及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和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宣传报道。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