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江西新干城郊的流觞曲水石刻,经过专家考证、研究,日前被认定为五代南唐时期(937--975)文物。
流觞曲水石刻在江西属首次发现,石刻由大小八块槽石合龙而成。长2.88米,宽2.47米,厚0.32米,略呈正方形平面状,中间稍隆起,四面可坐10人。石上凿有一条流水道,弯曲回环。水道中每0.50米右左便有一个酒杯大小的圆弯。流觞曲水又称九曲流觞,是古代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的一种游戏。每年农历三月三日,人们坐于环曲的石刻槽旁,从上流放置酒杯,任杯顺流而行,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并作诗一首。这一风俗至清代逐渐减少,清代以后逐渐消亡。
摘自:中国文物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