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大都会拍卖馆藏中国瓷器的社会效应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10-28
2016年纽约秋季亚洲艺术周期间,大都会博物馆委托佳士得出售其馆藏的逾四百件中国瓷器,推出专场“美藏于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中国瓷器”专场拍卖,引发全球收藏家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消息显示,此次拍卖推出的全部拍品获得了百分之百的成交,共计交出了1370万美元(折合约9136万元人民币)的成绩单。而今,虽然距离本次拍卖结束已有月余,但其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却一直是近期业界焦点话题之一。

  报道显示,此次“美藏于斯”专场拍卖,多为大都会博物馆库房内重复藏品,或有瑕疵的残品,精品比例很少,但作为其建馆140多年来首度出售瓷器,且数量如此巨大,不乏诱惑力。佳士得按照货品的经济价值、稀有度和艺术性将其分为两种出售方式:一种是以传统的实地拍卖方式进行,计有203件,估价从600美元到90万美元不等;另一种方式采取网拍,计有198件,其中很多拍品以无底价起拍。据称,这样的划分是充分考虑到了不同需求层次的藏家,为他们提供有差别的机会。

  从最终百分百成交的结果来看,整体高于估价成交,高价作品也几乎都在预期之中。而据参与此次现场拍卖的藏家介绍的情况看,参与竞拍的中国买家明显多于欧美买家,几乎每一件拍品都进行了深度竞价。对于此次拍卖,业界看法不一。不少专家认为,大都会出售馆藏尽管没有特别重器,但是有传承且真实性可以保证,能卖出高于市场价格也是理所当然。此外这是大都会首次出售中国瓷器,轰动性效果显而易见,即使拍出高价无可厚非,而纵观全场也没有特别疯狂的价格诞生,除一件康熙豇豆红釉莱菔尊以204.5万美元以全场最高价成交之外,其他拍品均未超过一百万美元,这也证明市场愈加理性、成熟。

  反对声音则指出,盲目追捧国外博物馆的鉴藏实力不可取,他们的藏品是良莠不齐的,倘若没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块金子招牌“护法”,这些残次货色在中国市场拍卖恐怕要大打折扣。

  海外博物馆因握有政策优势可以出售馆藏艺术品,这对于“求真求精”若渴的中国艺术品藏家而言,无疑具有相当吸引力。纵然此次拍卖被宣称为“普品”甚至“次品”,但作为百年一遇的经历,相比于同类型的其他普品,这批拍品未来的升值机会显然更值得期待。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