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世界级大师版画作品入渝交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10-12
重庆10月11日电 (记者 刘贤)毕加索、安迪·沃霍尔、麦绥莱勒、草间弥生、欧内斯克·皮戎……一批世界级大师的版画作品11日在重庆露面。这次“观城现悟·2016城市版画交流展”引出二战时期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的重庆,与版画的渊源。
  伫立着桂园、周公馆等抗战历史遗迹的重庆中山四路上,以中国著名木刻版画大师王琦命名的美术馆,将114幅中外大师作品一一呈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老师葛冰带着一批学生前来看展,在毕加索的作品《ImaginaryPotrai》前驻足良久。业内人士认为毕加索引人注目的版画制作技术一直贯穿其整个生命。如果说油画和雕塑是毕加索面向公众的自传,那么版画更像他床头写下的日记。
  此次版画展览规格之高,让葛冰惊喜。
  麦绥莱勒是鲁迅在新兴木刻运动时期最为推崇的版画家之一。展出的《马赛港风景》体现了麦绥莱勒对黑白的巧妙处理,以强烈的对比效果构成不同韵律。
  《玛丽莲·梦露》是安迪·沃霍尔的代表作。这幅梦露的肖像作品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其手法在当时的纽约十分时髦,至今仍可在不少商品装饰上找到其踪迹。
  葛冰告诉中新网记者,除世界级大师外,王琦、赵无极、力群等中国大师作品也有呈现,让他感受到“中国现当代版画的力量”。
  谈中国版画,上海和重庆皆有一席之地。王琦之子王炜说,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木刻讲习班,从此拉开新兴木刻运动的序幕。而重庆是抗战版画运动的中心。在他出生的1942年,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成立,中国抗战木刻运动序幕拉开。
  抗战木刻运动,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场社会影响颇大的艺术运动,一大批艺术青年用画笔和刻刀,通过木刻这一媒介,高扬正义、鼓舞将士,作品均反应了抗战时期的“战争”和“建设”。
  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积光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成为全民抗战的大后方,也成为当时中国的艺术之都。木刻界全国抗敌协会、中国木刻研究会在重庆团结了大批艺术家,创作出大量版画作品,为宣传抗战救国、发展民族艺术发挥重要作用,也为中外版画艺术国际交流打下很好的基础。这在王琦、力群、古元等中国艺术家,以及西班牙、英国、比利时、法国、日本等外国艺术家的版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有三千年的建城史,近年来颇为重视公共文化载体平台建设和文化交流活动筹划。何积光透露,渝中区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高品质的展览。预计今年年底,当地还将举行“中日少儿版画交流展”,将日本儿童与中国儿童的版画作品联合展出。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