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杜牧唯一墨迹亮相“故宫藏历代书画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9-05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与歌妓张好好久别后相遇,为张好好挥笔赋诗一首,这是杜牧留存于世的唯一墨迹,这件珍贵文物一直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从9月6日起,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三轮第二期)将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开幕。展品中就包括这件国宝级藏品。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自2008年起在武英殿开幕,展览以中国美术史的脉络来展示故宫藏古代书画,所选藏品均为我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将众多深藏宫中难得一见的书画国宝向观众展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国宝级藏品包括《行书雨后帖页》(宋摹本),以及唐代杜牧书《张好好诗》卷。
  《张好好诗》卷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杜牧的仅存墨迹,也是非常罕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张好好是一名歌妓,容颜娇美,才华出众。杜牧的这首五言长诗,就是为她而作。诗中描写了作为少年歌妓的张好好始得高官沈传师宠遇,终因沈的去世而流落市井的不幸身世,寄托了对她的无限同情,是杜牧诗作名篇。
  《行书雨后帖页》(宋摹本)传为晋王羲之书。此帖最早见于清代安岐《墨缘汇观》:“雨后帖,草书,纸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专家鉴定认为此帖并非王羲之亲书原迹,依据有三:一是此帖上清代以前的钤印中除“绍兴”外皆不真。书法确有沉雄古雅之气,但与《姨母》、《丧乱》诸帖和《兰亭序》对比相去甚远。二是从用纸分析,纸为深褐色带有细横帘纹的竹纸。而竹纸在晋代是没有的,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九曾云:“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三是晋代的书写工具是实心笔,行笔时笔毫开叉而经常出现贼毫,然《雨后帖》则用兼毫笔,笔画既软又肥,字距之间笔势连带而出现牵丝,无一笔贼毫出现,因此不应为晋时所书。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系列展的最后一期,展览将于10月26日结束。明年故宫博物院还将推出以书画为主题的其他专题展。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