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8月26日,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在前门新址正式启动了“艺术资产管理”和“文投汇”业务。在与会嘉宾见证下,文化部、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为北文中心新址揭牌。
出席活动的领导还有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北京市金融局局长助理金东梅、北京市东城区区委书记张家明、北京市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钧、北京天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桦。活动由北京市文投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赵磊主持。
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委办局领导及多家重要合作机构负责人,知名艺术家及科研院所教授等也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2015年12月,北文中心交易业务上线活动在紫禁城太庙举行,同年底北文中心正式成为北京市国有文化产权交易指定平台,目前正在申请成为中央国有文化产权指定交易平台。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正在不断完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业务结构和优化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环境,各项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北文中心独有的文化企业品牌,形成了一批业务亮点,其中文创资产交易业务实现交易额达170亿元,国有产权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了文资办监管的国有文化企业产权交易项目,并且被列为北京市文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非上市企业并购指定平台,目前已经与全市16个区文促中心等服务窗口建立合作关系。
北文中心于今日正式迁入前门办公区,新办公区在办公环境、经营面积、现场展示条件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新址的启用,不仅代表着企业发展的硬实力,更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具有跨越性意义的一次飞跃,为下一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标志着前门文化金融合作发展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未来北文中心业务将逐步落实“7+2”业务规划模式,有侧重的发展国资业务、文创板、文投汇、文金所、全国文投联盟、文化金融研究院、文化产业设计院、艺术资产管理业务、文化产业信用管理公司等九大业务,逐渐在新址周围形成文化金融要素集聚。
文化产业研究院是由北文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相关大学及研究机构共同创办。研究院下设“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及“文化产业设计中心”,将在市文资办指导下独立开展业务,承担产业研究课题及园区规划设计课题。“文化产业设计中心”致力于为地方政府提供符合当地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的文化产业整体方案;“文化金融研究中心”着重研究真正体现文化产业投资价值的“文创板”交易制度,为“文化金融创新试验区”提供智力支撑。研究院力争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先的智库机构。
文投汇业务是北文中心基于客户需求,为进一步活跃文化收藏品市场,促进文化艺术类资产交易的健康规范发展,依托全国文投联盟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集文化传播、产品展示、交易服务、商品销售、金融服务、投资服务为一体的体验中心。目的是为消费与投资文化产品的客户提供整体服务,增强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打造“文投汇”的企业品牌。到5月底,已陆续完成太原、吉林、武汉共3家体验中心的建设和试运营,预计下半年将建成10家左右。
艺术资产管理业务是北文中心针对艺术行业严重脱离消费者的现状,致力于整合艺术资源,嫁接金融手段,以租赁等方式为大型企业机构和高净值藏家及投资者提供整体的艺术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并通过北文中心的平台优势逐步实现艺术产业的资本化、艺术品的金融化的业务;目的是逐步健全并发展艺术品租赁业务,实现艺术品的投资与消费一体化,实现优秀文化产品的普及。
除此之外,作为全国文投联盟秘书处单位,北文中心也在依托全国文投联盟凝聚行业智慧和产业资源,为全国性的产业发展和要素配置发挥引导和辐射作用。
北文中心要从国家文化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高度,聚焦文化企业产权资本化、证券化等核心业务,打通文化产业与金融行业之间的壁垒,为拓展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社会融资进行积极探索。作为市场化的文化要素定价中心和全国性文化资源配置平台,北文中心将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打造最具公信力的文化要素定价和配置平台”为目标,以资源整合、平台建设为重点,集中交易系统、资金结算、登记托管和法律风控,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规则清晰、诚信可靠、前景明确的交易平台。逐步将文化产业的投资价值转化为居民的家庭财富,将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内化为居民的修养,外化为行为,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