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西湖二十景书画展亮相杭州 国画大师盼国粹走向世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8-17
杭州8月16日电(记者 施佳秀 见习记者 杨韵仪)“书画作品是中国的国粹,要自己主动走出国门,通过国外的展览让更多的人看见。”浙江杭州江南书画院院长宋柏松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当日,董也山、宋柏松两位当代中国山水画家联合展出了他们创作的西湖20景墨宝,用画笔留下杭州西湖的诗意与神韵。这也是首次以西湖20景作为主题的集体创作和展出。
  西湖的“老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形成于南宋时期。1985年,经杭州市民积极参与,评选出了西湖“新十景”,即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由画家专门为这20景整体泼墨,尚属首次。
  “我们两个人反差大,董也山是浪漫主义,我是写实主义。”宋柏松介绍说,两人风格迥异的画风正是这次画展的独特与新意所在。
  董也山的作品简洁大气、苍茫恢弘,将印象派的色彩与中国山水画相结合。而宋柏松的作品则细节丰富、气韵生动,将写实与写意手法融汇在一起。
  对于此次创作,两位画家都花费了不少心血。
  “画山水画,要静下心来,跟山水交朋友,去领悟。”董也山说,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中,他们跑遍了西湖20景,对于不满意的作品,几易其稿,甚至在梦里,还在不断构思作品,有了灵感后便一气呵成。
  他举例说,他所创作的《断桥残雪》,几次重画都不满意,最后花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创作。这幅作品以抽象留白的手法,别出心裁地表现了断桥残雪的光与影。
  “我们是在西湖水里泡大的,西湖的样子在心里就像是刀刻一样。”宋柏松说,小时候因为住的离西湖很近,游泳、钓虾,累了就躺在西湖边看星星,因此对西湖的感情“刻骨铭心”,通过自己的记忆、眼睛以及梦中所感才有了现在的西湖20景。
  杭州市文联主席应雪林认为,杭州的美,不仅在于历史的美、人文的美、自然的美,也在于杭州人内涵和心灵的美,两位大师的作品描绘了杭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韵味,这些书画作品使人被杭州这座城市的美所感染,进一步激起对杭州这座城市的热爱与向往。
  这次创作虽然已经结束,但两位画家创作的激情尚未熄灭。
  “创作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还想要继续画。艺术在世界上是相通的,我们要把更美的西湖献给世界,把更美的关于西湖的艺术品献给世界。画家能起那么点小小的作用,就很满足了。”董也山表示,今后两人也会创作更多的精品画作,让更多人看见杭州之美、中国之美。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