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6000件京师瓷捐赠惹出的美丑论与名利祸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8-02



网上披露的邱季端先生瓷器藏品图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发生了一件震惊收藏界的雷人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北师大的校友、香港商人邱季端宣称向母校捐赠6000件瓷器。这批号称涵盖了“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的古陶瓷,是邱季端十年的藏品,“具有‘全’、‘精’、‘稀’三个特点,有极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并放言加上其他捐赠将陆续使北师大古陶瓷收藏达到一万件左右。

  这事一看,明眼人都会觉得很不靠谱。

  瑞士玫茵堂两兄弟花费不计其数的金钱和精力,从著名国际古董商、知名拍卖行处收获的瓷器精品不过千件。瓷器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收藏几十年的瓷器,也不敢施施然拿出6000件还能涵盖到两汉魏晋唐宋的瓷器来,而搞了十年收藏的邱季端却轻松做到,不禁让人赞叹高手在民间。

  邱季端先生去年撰文公开批驳翟建民、项立平等人的无故攻击,谈及他本人“曾到景德镇拜访名师学习瓷器制造,懂的区分高仿品和古瓷不同之处”,并“多年来驱车十几万公里,深入高山峡谷,寻找古代窑址,搜集无数瓷片”。(引自《邱季端:回应翟建民、项立平之辈》一文)那么, 按这种考古挖掘模式,港商邱先生很有可能搜集到成千上万的古陶瓷文物,并且来源靠谱,我们还用怀疑真假吗?

  中国民间收藏大军,从上世纪80年代始,在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繁荣而突飞猛进,他们在欧亚大陆及美国等地到处搜寻中国国宝,不惜重金、不畏赝品;他们对收藏有爱、与文物有约;他们跟文物贩子打交道、和黑心商人过大招,但因目力、专业水准有限,做国宝收藏是衷心不容易,一不小心,大价钱买了廉价赝品,多少钱都打水漂了。气急攻心之下指不定要砸掉成山的假货。最不堪的是,他们悲催的被冠上一顶“国宝帮”的大帽子,骂战扑面而来。邱季端先生正是这类勇气可嘉的民间收藏人士,他们不管真货假货,收了再说。他们会觉得,保护“国宝”,人人有责。

  古陶瓷的真伪问题,关乎北师大百年名校的清誉,不得不说,要慎重对待。瓷器鉴定,涉及年代、器型、釉色、纹饰,还涉及收藏传承等等,这些都由专家们说了算。专家们口风不一,我们也不好一口咬定是假货。捐赠北师大的这批“京师瓷”,姑且不论真伪,先以平民的审美眼光赏析这批瓷器的丑与美。此前闹得沸沸汤汤的冀宝斋博物馆藏品,我们明眼看出它们“长”的很奇特,形象模式超脱出所定义的时代标准,有些瓷器甚至可以“丑”来定论了。而看网上披露的邱季端先生瓷器藏品图,也有不少形象奇怪的瓷器。“丑怪”的文物艺术品会不会对前来观赏它的观众产生不良影响,会否误导正在塑造思维的学子,这不得而知了。我想北师大与邱季端先生应该思考过这个问题。何况有着深厚人文传统和艺术鉴赏力的北师大,应该不会看不出美丑来吧?

  如北师大这样的赫赫有名的京师大学堂,收藏一大批这样的瓷器文物,还宣称为此建造一个博物馆,并以捐赠者姓名作为馆名,不管这行为是“套路”、还是“政绩”,抑或仅仅真情流露的“告白”而已,北师大若是不严格把关、严防死守,势必会“名利皆毁”。

  不好批评“国宝帮”的自大行为,因为“国宝帮”也不容易,赔着钱赚吆喝,但还是有很多人不买账。现在关键受捐的国家机构,一定要慎重,莫为少许利益就把多年积淀的清誉给抹杀掉了。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