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宿扬高速发现汉墓群 出土各类文物800余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6-08
2015年8月,位于邗江区西湖镇胡场村魏庄组发现汉墓群。此后至12月,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近日,该考古项目具体情况报告出炉,在此汉墓群共发掘汉代土坑墓35座、汉代陪葬坑4座、唐代砖室墓1座,出土漆器、釉陶器、灰陶器、铜器、铁器等各类文物800余件(套),出土的面罩为汉代扬州地区漆器增添了新资料。

  墓葬:年代从汉代跨越至唐代

  据悉,该出土汉墓群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胡场村魏庄组,处于横贯扬州地区的蜀冈丘陵中段,平均海拔34米,东距汉广陵城约6公里。2015年8月至12月,为配合安徽宿州至江苏扬州的宿扬高速公路建设,联合考古队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此次发掘的墓葬分为两个区域,位于蜀冈丘陵内两条东西相邻的东北西南走向山脊的阳坡上。东侧墓葬区属于胡场村魏庄组中魏庄;西侧墓葬区位于胡场村魏庄组花山,花山原为一座位于山脊顶部的东汉砖室墓封土堆,为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最高点,原海拔高37米。共发掘汉代土坑墓35座、汉代陪葬坑4座、唐代砖室墓1座。

  其中,东侧墓葬区均开口于现代扰土层下,不见封土,其中三座为“凸”字型带竖穴墓道土坑竖穴墓,另外五座为方形土坑竖穴墓。西侧墓葬区大多为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一椁双棺或一椁一棺。西侧墓葬区埋葬地势较高,棺木保存较差,大部分朽蚀严重。

  此次发掘的35座汉墓,其中12座墓葬被盗仅存少量汉代釉陶片或椁木等文物。另外23座墓葬虽然未发现明确纪年,但是墓葬形制清楚,出土文物的时代信息明确。木椁墓葬流行于西汉,器物组合以釉陶壶、釉陶瓿为主,部分墓葬还有陶灶,铜钱大部分为昭宣五铢,因此,可初步判断其时代上限为西汉晚期,部分墓葬中出土了大泉五十,其时代下限可能至新莽或者东汉早期。

  西侧墓葬区内的一座墓,年代与其他比较新。残存墓室局部铺地砖及西侧壁砖数块,砖均为夹细砂青灰色,细绳纹,墓内残存青灰胎青釉瓷罐残片。根据墓砖规格,初步推断时代为晚唐时期。

  文物:对研究汉代扬州漆器有重要意义

  此次墓葬出土的文物根据质地可分为玉器、漆器、铜器、釉陶器等,共出土各类文物800余件(套)。玉器有玉剑彘、玉佩、玉环。漆器出土了扬州地区独特的漆面罩、漆枕头、漆奁等珍贵品种。铜器有铜壶、铜鼎、铜洗、铜釜、香薰等生活用具,有铜矛、铜弩机、弓箭等兵器,还有衔镳、车軎、盖弓帽等车马器。釉陶器有壶、瓿等,灰陶器主要为陶灶,此外还有玳瑁簪、木梳、木篦等小件器物。

  此次发掘出土面罩7件,其中3件保存较为完整,为汉代扬州地区漆器增添了新资料。面罩是流行于西汉晚期覆于死者头部的一种殓具,又称“温明”,因多与汉代东园署所制的“东园秘器”配套使用,故又称“东园温明”,多出自下层官吏或者富有阶层的墓葬之中。

  从胡场汉墓群出土的面罩从彩绘手法看,有彩绘面罩与漆面罩两种,彩绘面罩由于保存状况较差,彩绘大多脱落。漆面罩内外壁均满饰漆画,题材广泛,装饰精美,代表了汉代漆器装饰手法的最高水平,而且蕴含汉代文化中浓烈的升天、升仙思想,对探讨西汉晚期扬州地区汉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古人的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此次发掘的古墓葬遭受不同程度的盗掘和损毁,但是亦获取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对研究汉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出土的漆器,对研究汉代扬州漆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代是扬州漆器灿烂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漆器装饰精美华丽,题材广泛,在漆艺装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