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而唐献陵的石虎、石犀,昭陵的六骏,顺陵的走狮、天鹿,乾陵的蹲狮、翼马等,又是唐代石刻作品中被视作中国古典雕刻的典范,是中国陵墓石刻的一个高峰。作为“三百里唐代石刻露天博物馆”,唐十八陵石刻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考古价值。
近日网络上有关唐陵石刻遭“洗澡”的报道,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许多读者、专家学者也纷纷打电话询问。那么,唐陵石刻的保护现状到底如何?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气势宏伟的唐代石刻真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连日来,记者前往数座唐陵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石刻文物保存现状堪忧
唐十八陵主要分布在我省关中渭河以北的咸阳市和渭南市境内,东西相距150公里,以唐长安为基点,形成一个102度的扇面,堪称世界陵墓史上的奇迹。位于富平县境内的元陵、定陵、章陵、简陵和丰陵,均属“依山为陵”,虽不属同一条山脉上,但基本在同一线上,绵延40多公里。2001年,富平的5个唐陵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月12日,记者驱车赶到位于富平县曹村镇陵前村北的唐顺宗李诵丰陵。丰陵所在山叫虎头山,系金瓮山东南的余脉。虎头山向东地形逐渐降入平原,当地群众称其为一卧虎形,能看出虎头、虎腿、肚脐等。“哦,要寻那个石头六棱碑子,车开不上去,得走小路才能行。”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穿过山间一段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终于在一处栽种花椒树的农田中找到了被当地人称为“六棱碑”的华表。这件位于陵园神道南头的华表直径约80厘米,迎风的一侧侵蚀严重,一道裂缝自上而下贯通整个华表,最宽处约6厘米,无孔不入的杂草也扎根到华表底部裂缝中。庆幸的是,华表背风一侧保存状况良好,线刻花纹图案清晰可辨。
“西边的华表遭雷击,中间裂了口子,头掉下来,半埋在地里;东边的华表倒了,埋在地下。‘文革’期间,清朝立的墓碑被掀倒,断成两截。后来县上派人把墓碑粘上,重新立了起来。”在陵前村村民老党的记忆里,华表以北,除了见过清朝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石碑,再没有见过其他石雕。
当天下午,记者辗转来到唐元陵看到,泛黄的麦田中一尊石刻翼马孤独地守望着帝陵。“很可惜,翼马的尾部和底部石座已经破损。”富平县文物旅游局文博股股长井增利告诉记者,唐代帝陵建成以后,各朝各代断断续续也设有一定的管理机构,但是历经一千多年的自然、人为破坏,目前唐陵地面建筑已遭到严重破坏,大多已荡然无存,如今只留存了一批陵墓建筑遗址和大量珍贵的石刻。由于长期遭受着严重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大部分石刻保存现状堪忧:表层物理、化学、生物风化明显,不少石刻有贯穿性裂隙发育;还有少量石刻半埋在地下,或歪斜、或断裂、或移动原位,长期未得到妥善保护。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唐陵石刻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被周边农民的生活、生产活动所扰动、蚕食和破坏。
安全:防盗成了重中之重
除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散布在田野中的唐陵石刻文物也面临盗窃的危机。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富平县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全部为帝王陵墓),散布于全县各乡镇的文物点多达400余处,分布范围广,遗存数量多,而专职文保人员仅十余名,有限的人力财力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来讲,可谓杯水车薪、捉襟见肘。
2013年春节期间,唐懿宗简陵石狮被盗;2010年4月1日,唐肃宗建陵陵寝内城东门青龙门遗址前两尊石刻蹲狮被盗……“简陵位置偏僻,除了少数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外很少有人涉足,石刻也相对安全。但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陵墓的四门逐渐都通了水泥路,虽然方便了文保员的工作,但也增加了文物的风险,因为通路就意味着大型起重设备能够直接到达石刻附近。”井增利坦言,和简陵一样,其它多座唐朝陵墓都面临着这样的保护困境,出于安全的考虑,多处石刻都从原址搬离进行保护,包括被盗后追回来的唐简陵南门石狮,迁移保护还发生在富平县的唐中宗定陵,以及几年前丢失石刻的礼泉县唐肃宗建陵。
“泾阳县的唐宣宗贞陵,为了保护石刻,当地文物部门专门在南门的石狮上加盖了一道铁笼子。”咸阳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工作者告诉记者,针对田野石刻文物防盗,咸阳市文物管理部门采取了人防、技防、犬防等多项防盗措施,但为了保险,还是想出了无奈之举,将田野小型石刻文物用铁笼加以保护。虽然影响了田野石刻文物的原有风貌,但防盗成了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关专家称,随着近些年中国古玩市场的开放,一些出土文物、被盗文物披着合法的外衣,进入爱好者的收藏范围,助长了盗抢文物的歪风;其二,由于人们对中国现行文物法的执法主体认识不到位,使得文物部门在打击处理各类文物犯罪时显得苍白乏力;其三,个别不法收藏者受利益驱使,置文物法律法规于不顾,私自将一些属于国家文物管理的石刻列入收售范围,导致乡村石刻偷盗成风,严重影响当地治安和文物市场;其四,由于文物部门经费、机构、人员、设施等严重不足,尽管文物部门不懈努力,仍难以应对文物被盗、被损毁的局面,使一些田野文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现状:石质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
“唐十八陵现存500多件大型石刻,石刻材质基本为陕西省出产的灰岩石材,其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易受淋溶;而咸阳地区降雨偏酸性。历经1000多年,每座石刻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在文物部门工作了多年,并负责主持过唐陵石刻保护项目的工作,对于户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有着全面和系统的了解。马涛说,保护石质文物与保护其他文物大不相同,它们大多存在于室外,无法与藏在恒温恒湿博物馆里的书画古玩相比。日晒雨淋、酷暑严寒,风化难以避免,甚至在石质文物较多的欧洲也拿不出比较好的办法。所以文物界都这么认为,石质文物的保护是个世界性难题。
据了解,目前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主要是两种方法。一种是物理方法,比如搭个棚、围个栅栏、隔块玻璃等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破坏文物的现状,具有可逆性,但也有局限性,比如飞来峰渗水就没法阻止。另一种是化学方法。比如在石像外层涂抹化学层。这种方法有的是隔断了石质文物与空气的接触,透气性差,有的则容易引起石质的化学反应。所以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文保专家都不推荐使用化学方法。
“要保护田野石刻文物,第一步要进行考古调查,不是一两尊石刻要做,是要把陵墓石刻全部找到。除了考古调查了解现存的石刻地底下埋藏的石刻,还要对其保存环境进行整治,像淹没在农田里的石刻,现比周边农田低,农地一浇水,肯定泡在里面,这对文物保护也不利。所以周边环境也要进行整治。还有一些像石狮子一类的文物淹没在农民的麦田里了,文物局没有那么多钱,就采取租借农民土地的方式,给他们钱,不再让耕种土地,就是为了保护田地里的石刻。”马涛说,现在唐陵文物安全主要由文管所、文保员承担,然而文保员补助很低,每个月只有几十块钱,说老实话,全凭良心来干。好在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唐十八陵,现在是“十三五”文物局重点保护项目。
保护:“最小干预”让文物保存“真容”
“最近网络误传的唐陵石刻‘被洗澡’事件,就是因为网文作者缺乏基本的文物知识,想当然地把石刻文物表层风化造成的苔藓、地衣、藻类、霉菌等微生物菌群有害病灶,当作古玩的包浆。”马涛说,唐陵石刻文物体量大,重则有十几吨二十吨,长期暴露在野外,由于自然因素(温度、湿度、酸雨、生物等)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遭受着非常严重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因此对石刻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但是也很有难度。针对唐陵石刻存在的病害,文保工作者一直遵循的是“最小干预”的原则,即已经被控制、不会再发展的病害保留原状,但对于正在活动中的病害则采取有所干预的原则。乾陵石刻的清理即属此类。
为加强对唐陵及乾陵石刻保护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陕西文物部门即开展了对唐陵石刻保护的前期研究、方案编制及报批工作。此后,乾陵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乾陵石刻进行了细致勘察,并制定了《乾陵石刻保护实施方案》,在报请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同意后,从2004年开始对乾陵石刻进行科技保护。
据了解,文保工作者在对乾陵石刻文物本体进行保护修复的同时,通过环境的研究和整治,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评估,从石刻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护展示等多方面考虑,对石刻周边进行了环境整治,整治面积5000多平方米,使石刻形制更加清晰,布局更趋完善,陵园历史环境风貌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避免了户外石刻由于地基破坏对石刻威胁。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