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重要成果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8-16
  本报讯 重庆巫山江东嘴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江东嘴遗址位于长江一级支流大宁河河口之东侧,其南部面对长江,北部朝大宁河。遗址所在地隶属重庆巫山县巫峡镇江东村。江东嘴遗址朝向长江的一侧,文化堆积主要分布在一级阶地上;朝向大宁河的一侧,遗址主要分布二、三级阶地上。遗址的顶部较为平坦,墓葬大部分分布在其顶部。整个遗址的面积约3万平方米。南京大学考古队于2000年、2001年对该遗址进行过两次发掘,发掘面积共3200平方米。两次发掘发现汉、晋、南朝、唐等时代的墓葬13座,遗址地层和墓葬的出土文化遗物共317件组。该遗址的文化堆积主要有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等。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包括大溪文化、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等时期的遗物。大溪文化遗物有夹砂陶釜和猪嘴形支座、外壁红内壁黑的圈足盘、器表有刻划纹的陶拍制陶工具等。哨棚嘴文化、老关庙文化的石器主要有磨光的大型石斧和石锛、小型的石凿、镞等。1件磨制石镞末端有缚箭杆的三孔,实属罕见。陶器多为碎片,皆手制,器壁厚薄不均、凹凸不平。多平底器,圈足器较少,未见三足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口沿上常见花边,器身常饰斜向粗绳纹以及由粗绳纹交叉而成的菱格纹等。

  商周文化层在长江沿岸和大宁河沿岸均有发现,文化遗物有石器和陶器。长江沿岸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类,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石器的形体一般比较大,常见的器形有斧、锛、双肩石锄等。陶器、炊器以鬲为主,裆较高,鬲足末端有较长的实足根。食器有钵、豆、碗。盛储器有罐、缸和尊形器。有一种柄部长达20~30厘米、外表有多种镂孔的“灯形器”,可能属于礼器。

  汉代文化层是江东嘴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在已发掘的探方中均有汉代文化层或出土汉代文化遗物,汉墓也是现已发现的墓葬中最多的。汉代文化遗物有石器、铜器、铜钱、铁器和陶器等。石器多磨制,以小型精致的石凿为多,大型的石斧和石锛比较少。铜器以三棱形铜镞或铁铤铜镞最多。铜钱有半两、五铢、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以五铢钱的数量最多。铁器有铁斧、铁镞等。陶器常见的器形有筒瓦、板瓦、瓦当、罐、缸、壶、豆、鼎等。墓葬的随葬器中有一些仿青铜器的器形,如鼎、豆、壶等。陶器的制作多为轮制,小型冥器多为手制。器表多素面,纹饰主要有绳纹、刻划纹、小方格纹、弦纹等。

  汉代的墓葬大多为土坑竖穴墓,平面形制为长方形。2001年秋季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有墓道的土坑竖穴墓。该墓平面形制为“凸”字形,墓道朝南;墓室为边长3米正方形,墓道长1.4米,宽1.3米;墓室内埋两人,分别葬于墓室两侧,头向朝东南。一般土坑穴墓的随葬器物有鼎、壶、盒、釜和灶,器形偏小,大都为冥器。

  2001年秋发现一座西晋时代的家族合葬墓。该墓为一长方形的砖室墓,系拱形券顶。墓室全长8.20米,宽1.70米;墓门前有一个长1.66米的甬道。因多次埋葬,墓门未封堵。整个墓背山面水,墓门朝向西北。墓内有五具人骨架,似为三代人。第一代两人埋葬于墓室的后半部,并行排列,男东女西;男性的随葬品有铁兵器器形不明、铜弩机、铜镜、铜带钩各1件,青瓷碗2件,青瓷碟1件。女性随葬品有戴于手腕的银手镯1件,银簪1件,铜钱4枚大泉五十、直百五铢、玛瑙珠和料珠4颗,青瓷碟3件,青瓷碗2件,大陶盆l件,卵石4枚。第二代亦为两人东西并列,东侧人骨架腐朽较甚,性别不明;西侧一具骨架,从其随葬品来看,应为女性,随葬品有青瓷盘口壶2件,青瓷四系罐1件,陶罐1件,铁釜1件,金簪1件一端有钩,一端有耳扒,长2厘米,银簪5件上部雕刻精密的花纹,银手镯3件分别戴于两手腕上,银指环2件,金项饰5件。第三代只有男性骨架一具,上半身在甬道内,下半身在墓室内,随葬品只有1件四系双唇子母口硬陶罐口沿残。墓室末端的砖壁上砌有东西并列的砖各一块,砖上放置青瓷大碗1件,东侧的砖及青瓷碗已脱落,壁上仍可见插砖的空隙。从该墓三代人随葬品的数量、质量及性质,可看出这一家族由盛到衰的状况。

  江东嘴遗址位于大宁河口,亦即处于大宁河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该遗址发现的文化遗迹和遗物非常丰富,文化时代延续长新石器时代至明清,这对研究长江三峡及大宁河下游的历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江东嘴遗址发现哨棚嘴文化和老关庙文化遗存,将这两种文化分布的东界延伸至巫山东部。商周文化遗存中的陶尊、鬲等器物具有中原地区商周文化的特征,灯形器之类的器物则具有地域特色。汉代出土物中的鼎、壶、釜、灶;兵器中的三棱形铜镞、铁镞;铜钱中的五铢、半两、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均与中原地区同类器相同,可见秦汉时期该地区是秦汉王朝的直接控制区。西晋家族合葬墓在长江三峡地区系首次发现,所出土的青瓷器从其器形、釉色等特征观察,应为江浙一带的产品,该墓出土的金银器数量较多,工艺水平较高,在西晋的遗物中十分罕见,这对研究魏晋时期的金银器制造业及其工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张之恒 黄建秋 刘兴林 中国文物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