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故宫款朱仙镇木版年画发起众筹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1-29



  1月26日,一款名为“皇帝赐金福、皇后赠如意”故宫款年画,在淘宝网发起众筹,单幅作品报价168元,迅速刷爆了网上人气:仅用4小时,该项目即完成众筹;40小时过后,项目达成率竟飙升至632%。
  鲜为外界所知,故宫版年画的创作起源,却是一次无心插柳的撮合。而且,市场为故宫版朱仙镇木版年画给出的真实投票,更让两个“90后”原创者始料未及。
  元旦后,阿里巴巴策划的淘宝“年货节”正式上线。与往年不同,阿里对本届活动主题设为“老年俗、新势力”,设剪纸、年画、面塑、布鞋等5类年俗品或手工艺品,欲将其国内各地的“非遗”传承人与其作品推送上线。如年画,就汇集了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天津杨柳青等,共计国内8省特色年画“非遗”传承人的作品。
  那么,传承唐宋文化的开封朱仙镇年画,是如何搭上了“清宫戏”呢?
  这是阿里的一个偶然想法:能否让国内文创界最活跃的“故宫淘宝”团队,与中国最古老的年画技艺合作,诞生一款全新作品?
  1月24日,90后的“故宫淘宝”设计师黄晶,携其创作的“皇帝赐金福、皇后赠如意”年画原型图,赴开封拜访了92岁高龄的“云记”木版年画传承人郭太运。
  如记者所见,这款作品除萌哒哒的清宫廷帝后像外,还有龙凤、瑞猴、如意、康熙御笔“福”字、海水江崖等,都是“故宫文化”的典型符号。但这与朱仙镇年画所传承千年的门画(门神)和神码(灶画、家堂画等)主题迥异。
  “这是个好作品。原稿的部分图案、颜色仍需调整,才能解决它与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存在的‘错位’,但经修校后即能马上开工。”郭太运应承下了,并答应由其亲自“出山”主持该作品的落地。
  由此,两个“90后”手艺人的联手,即产生了前述网上众筹爆棚的一幕。
  如“故宫淘宝”一负责人称,将相隔千年的两种不同文化实现合作,对其团队也是一次挑战。“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的鼻祖。由它来搭载故宫文化诞生出新艺术品,当然是够分量的。但最终,仍需市场真实投票来说话。”
  什么是拯救“非遗”年画的速效药
  故宫版年画在网上众筹大获成功,似乎是一次“意外”。记者注意到,今年春节期间,传统款式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销量萎靡,并遭价格“冷冻”。如在一些电商平台,单幅年画的售价由10元至100元不等。在开封市区的一些工艺品店,其价格也大致如此。只有经过装裱才有更高溢价,单幅年画的价格区间升至40元~600元。
  这似乎是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自身价值,尚不抵做添头的装裱包材。
  “‘三公消费’受限后,朱仙镇年画销量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地一年画创作圈儿的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开封市制作年画的画社约十几家,而且,销售渠道是以传统工艺品店和市内风景名胜区为主,其全市的木
  版年画产值规模仅几百万元。
  而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两地年画的年销售规模,均在5000万元。而同期,山东高密扑灰年画则为3000万元。
  在采访中,一些朱仙镇年画的传承人对这门传承千年的手艺未来的出路深感茫然。正如郭太运的忧虑:“如果年画失去了被贴在门上的传统,而被当做艺术品挂在墙上,那在若干年后,它是否将面临饱和危机,沦为博物馆的封藏品呢?”
  其实,外人对郭太运的这一想法颇感诧异:“朱仙镇年画为何不能通过持续创新作品,获得新的生命力呢?”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价格失真,根本问题仍是其与市场脱轨,未能构建传承‘非遗’的自我造血机能。”开封市博物馆馆长曾广庆透露,这次“故宫淘宝”送来的设计原稿,对“云记”木版年画团队的传承理念是一次深刻洗礼。
  事实上,截至目前,“云记”木版年画法定传承人无一来自郭太运的家族。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境遇,在国内“非遗”界也并非孤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版画艺术家付斌数年前受政府邀约,为国内“非遗”传承人进行艺术文化“补课”。他坦言,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受自身文化素养及“艺术边界”的禁锢,致使“非遗”项目濒临失传。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