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民营美术馆何以名不正言不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1-21
如果不是高调宣布可能年内上市,人们或许还不知道著名的巴塞当代美术馆这几年在“美术馆”的名称上玩着游戏。馆名之乱,已经成为不少民营美术馆发展中的一个症结。这其中不乏“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民营美术馆上市被指“名不正言不顺”

  近日,在上海和苏州都开设有场馆的巴塞当代美术馆高调宣布,他们争取将在今年内“挂牌新三板”。即便是不懂股票的人也知道,“挂牌新三板”其实也就是进入证券市场。因为前无古人,巴塞美术馆此举也称为“美术馆第一股”。

  但这件事就让人感觉到很奇怪:照理说,进入证券市场上市的都是企业,而巴塞当代美术馆对外从来都是以“美术馆”的姿态示人,美术馆一般都是非营利机构, 怎么能向企业那样上市呢?青年报记者查阅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明确规定,美术馆是博物馆体系中与视觉艺术有关的分支,承担着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推广等多项社会公共功能,底线是非营利性质。这样的机构上市,还谈论着如何给股民分红,岂不是很奇怪?

  对于一片疑惑之声,巴塞当代美术馆的董事长宗莉萍说,巴塞当代美术馆虽然为一个“美术馆”,对公众也是一个展示陈列艺术的平台的形象,但其实他们一直在 进行艺术品销售。这家美术馆有一批70后和80后的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作品,在展出的同时也进行销售。而美术馆还有进行大单购买的收藏会员约500人,其 中不少人购买额已逾百万元。这么说来,巴塞美术馆虽名为“美术馆”,其实就是一个画廊,是一家艺术品公司而已。

  于是,人们更为震惊了。 巴塞美术馆这么几年来,其实是以非营利之名,来做营利之事。他们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巴塞美术馆上市也被指“名不正言不顺”。艺术评论人吴江对青年报记者 说,“巴塞上市要想名正言顺,最好就是改名,但是丢掉“美术馆”之名,他们肯定又不舍得。两边都想沾光,这是很多民营美术馆的普遍心态。”

  两边都想沾光折射民营美术馆处境之困

  其实,巴塞美术馆的做法在很多民营美术馆中比较普遍。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一些民营美术馆时,经常就听说那些挂在墙上的展览画作,其实都可以卖的。有的甚至 展期还没结束,墙上的画作已经被卖得七零八落了。这在人们以往美术馆参观经验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名为“美术馆”,却做着“画廊”的生意,人们称之为 “挂羊头卖狗肉”。

  这其中当然有违规之嫌。因为按照现行法规的规定,美术馆因为其“非营利”之名,可以享受接受捐赠、免税等优待。但是 现在,一些民营美术馆这些优待统统在享受,却还在做着很多营利的事情,这显然不符合规定。自由艺术评论人王鹏说得非常尖锐:“一方面,企业榨取了其“非盈 利”属性带来的全部好处,接受捐赠、免税、豁免海关巨额押金以及社会声誉;另外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民营美术馆都附带设立文化公司和基金会,通过商业运作坐 享艺术品的暴利附加值。”

  但是,民营美术馆两边都想沾光,其实也折射出了他们处境之困。几天前,上海开了一家民营博物馆。博物馆负责人 就对青年报记者表示,现在私人开设博物馆,虽然会有一些优待,但其实在房租、安保、运作等方面完全都有个人承担,相比之下,国有博物馆享有政府财政全额拨 款,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我们很享受作为“博物馆主人”的荣光,但为了维持生存,做一点买卖,搞一点销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很多民营书 店都享受到了政府补贴,民营博物馆为什么没有呢?”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