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活化”系列展开幕 中国美术馆文化惠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1-18]
2016年1月9日,由中国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画院、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万卷河山”在中国美术馆5号展厅开展。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2016年度“典藏活化”系列的开篇之作,是整合全国美术馆资源,联合全国美术馆开展典藏活化以文化惠民的新年大展。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馆藏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李震坚与金浪合作的《兰州新风景》,关山月美术馆藏关山月的《山村跃进图》,北京画院所藏古一舟、惠孝同等多人合作的《首都之春》,以及南京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所藏林散之的《江浦春修》图共5幅长卷。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这几件长卷都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社会主义文艺方针引领之下的现实主义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如何将自己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可以说是对“长卷”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新解,妙用。由此,我萌生出为这几件长卷作品专门策划并举办一个专题展的念头,它不仅具有学术意义,对当代艺术家们如何深入生活,表现时代更富有回顾与总结的典范意义。
“长卷”的魅力,一方面表现在它具有丰富的容纳力,可以展现万千气象,表现内容更为完整,气势更为宏大;另一方面也因为它在构图方面的优势,可以展现空间的多变与时间的流动,从而能更为全面地诠释一个主客观浑融的绘画境界。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特点,“长卷”更能体现艺术家的非凡功力。随着画卷从右向左徐徐展开,观者仿佛渐入画境,与画面内容的起承转合相应和,游历其间,心随物游,情由境生。由此,历史以来有许多著名的“长卷”作品成为文化的视觉记忆而永载民族的精神史。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等,不胜枚举。
吴为山馆长继而表示,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表现人民的生活与情感是赋予艺术家的时代责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这些长卷作品推进了“长卷”这种中国绘画表现形式的发展。艺术家在记录表现时代精神、社会风貌、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记录了艺术家在新时期的创造,它说明在历史的变迁中,风格的嬗变与笔墨的创新是根植于社会进步的伟大实践之中的,是在历史文化的滋养和新生活启迪的双重变奏中,在专家与百姓的互动中不断扬弃与发展的。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展览,遨游于中国绘画的万卷河山,体悟传统、时代,感受中国精神的伟大与存在。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1月20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