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港澳台等30余位收藏家500余件白银货币杭州展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1-17]
杭州1月15日电 (记者 施佳秀实习生李晨虓)圆首束腰型、扁马蹄型、长方束腰型、椭圆型、元宝形……1月15日,中国首个以白银货币为主题的展览于浙江杭州亮相,展览由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汇集了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30余位金银货币收藏家收藏精品530余件,以实物为主线,将各朝各代的银锭银币生动地串联起来,完整地给观众展示从原始的银两制度过渡到机制银币的历史脉络。
货币是具有明确价值并被市场接受和使用的特殊商品。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白银货币实物来自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宋金时期,白银货币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了明代,白银以圆首束腰型、扁马蹄型、长方束腰型、椭圆型、元宝形等形制作为流通货币,被广泛使用。
在今日展出的众多展品中,一块条状的唐代银铤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看到,该展品重2102.9克,通长265毫米,通宽75毫米,厚10毫米,正面铭文为“岭南观察使并判官建中二年二月停减课料银五十两官秤”,“课”即税课。唐代银铤在考古界就鲜有出土,而有錾刻税务内容更是凤毛麟角。
据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李晓萍介绍,白银在唐代拥有一定的货币职能,岭南(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现相当于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在唐代盛产银矿,有别于现在的银矿官方开采,当时政府多以下放民间团体或个人“承包”的形式进行开采,而这些团体或个人需要向政府交纳一定的开采税,而这块银铤就是民间向政府缴纳的税款。这种形式的赋税,历史学上称为“银课”。
“这些藏品不仅有其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表示,参加展出的唐、宋银质货币中,有不少镌刻着铭文,这些铭文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状况,成为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表示,此次展出的530余件展品中有60余件来自台湾民间收藏家,该展览对促进两岸史学界、文物界的交流意义巨大,海峡两岸自古同根同源,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在两岸的广泛流通,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