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甘肃临夏州发现清代东乡族古籍《定心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1-14
兰州1月13日电 据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披露,近日,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岔巴村那奴山庄发现一幅消经、阿拉伯文、波斯文三种文字撰写的古籍经字画。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少语古籍处专业人员对这幅东乡族古籍进行了初步的翻译、研究和鉴定。经鉴定,作者为清代东乡族著名学者中国伊斯兰教胡门创始人马伏海。
  马伏海,东乡族,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创始人,经学大师。生于1715年,祖居东乡红泥滩(现高山乡岔巴村那奴社),他精通伊斯兰教义、阿拉伯文和波斯文,懂得阿拉伯历算知识。1747年至1749年,在西安崇文巷清真寺求学,后返回东乡受聘于清真寺开学讲经,1812年逝世,享年97岁。
  根据作者生平推测,这幅古经字画大约书成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至嘉庆十七年(1812)之间,迄今约有260年的历史。经字画高155厘米、宽56厘米,用三种文字消经、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书写在宣纸上,以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写就。这幅古经字画顶部为“九层天空”图案,字迹清晰,色彩鲜明,并绘有花木、房舍等图案,全幅字和画布局相辅相成,画中的一棵大树,树根发达,寓意深植祖国大地;树干挺拔,枝繁叶茂,居于其中,组成了完整的构图,具有浓郁的东乡族穆斯林风格,极具文化象征意义。
  该古经字画内容以《古兰经》和几段圣训为主,通过图案,表现了伊斯兰文化对自然宇宙的认知理念,阐述了崇敬真主,疼爱人类,追求和谐的思想,同时,该古经字画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大同与中庸思想与伊斯兰和平理念相同的理解,说明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发展的进程。根据字画所表现的内容,被命名为《定心图》。
  据马伏海的七世孙马世明讲,这幅经字画是由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塄沟村民马黑麦捐赠的,这次尚属首次出示。在出示前,曾聘请甘肃省博物馆专业人员精心修复,最后装裱出示。
  继东乡族自治县千年手抄本牛皮压花封面《古兰经》被发现之后,在那奴山庄发现的这幅清代名人古经字画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甘肃省、临夏州民委有关专家对这幅经字画已展开进一步的解读和翻译。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部,以东乡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