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天一阁受联合国委托将发布《古籍与文书修复导则》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11-26
自发明了造纸技术以后,纸张就成了中国文化的传递者,在纸质修复技术上中国也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天一阁对于纸质文物保护和修复又是怎么做的?
  天一阁修复纸质有办法:
  古籍也可以用水洗
  前天,来自埃及、伊拉克、约旦等10个阿拉伯国家,20名文物修复专家来到宁波,学习纸质文物修复“真经”。
  在前天下午的课上,宁波文史专家邬向东介绍说,天一阁拥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设施,并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纸质类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和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称号。
  邬向东说,现在天一阁的纸质修复中心一般有两种修复方式,一种是现代修补方式,在实验室中通过纸张分析检测,用化学手段造浆修补;而另一种是中国传统修补方式,也是天一阁使用比较多的方式之一。
  拿一本出版于1549年的明代科举录为例,因为虫蛀、受潮、霉变等原因,经历了近五百年的岁月,如今这本纸质书籍已经变得破旧不堪。
  工作人员想要修补,首先要做的就是拆分书页,把这本古籍每一页都先拆开,铺平放好,再拍照留档,之后更是要用清水冲洗书页,用多少的水,泡多久都有讲究,这里就需要技术人员依靠自己经验知识做出严谨的判断了。
  冲洗书页之后,工作人员还会拿毛笔进行局部清洗,对冲洗时没有洗干净的部位再刷洗一遍,这样做完之后才会进行撤水处理。等书页干了之后,工作人员还会进行对齐书页、锤平书页、装订书页的步骤。
  最终一本整洁如新的《明代科举录》就这样出炉了。
  “这本书里残损的部分怎么修呢?”一位来自埃及的专家举手提问。
  邬向东说:“不修。里面缺少的文字内容,可以用其他文献资料考证,但不新造纸浆去填补内容。”他打了一个比方,“就像断臂维纳斯,残缺也是一种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天一阁发布
  纸质文物修复导则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研修班的主办方已经安排好今天下午,来自阿拉伯的专家学者们将前往宁波天一阁纸质修复中心进行考察,之后在为期20天研修班的课程设置中,他们还将到宁波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故宫博物院等地方进行参观考察。
  而作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和全国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天一阁博物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将在12月8日上午9:30发布《古籍与文书修复导则》,为今后东亚地区开展古籍与文书修复、培训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参考依据和国际规范。
  之后天一阁还将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纸质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和《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和纸张制造传统》项目成果展,欢迎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前去参观,展览将会从12月8日一直持续到1月10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