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京的状元楼酒店内将举行明清古典家具专场拍卖,目前这些古典家具正在预展之中。据预展方正大古典家具艺术馆介绍,在这次参加预展的明清家具中,有一件估价待询的清中期黄花梨大四件柜颇有传奇色彩:“此件藏品,分属于两位不同城市的藏家,各执一只,不知它们彼此已经分别了多少年,才终于得以两厢聚首,配而成对。”该艺术馆工作人员表示,自打他入行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江南时报记者 程岚岚
分隔多年的柜子5年前终于找到彼此
记者在预展现场看到了这件颇为传奇的清中期黄花梨大四件柜。只见这组高226厘米的柜子制式传统,造型简约规整。整体分上下两个部分,上端高柜与下端立柜为对开门,两扇门之间安有立柱,门框与大边以铜合页及面叶相连,柜子里面有两个素面抽屉,充分展现出黄花梨天然纹理之美。在岁月的洗礼下,这组柜子呈现出厚重的包浆,外表光滑柔润,抚摸起来手感细腻。
“这边一组柜子是山西太原一位姓孔的藏家所有。”该艺术馆工作人员指着右手边的柜子对记者说:“孔老师一直都是古典家具圈中的行家兼藏家,近20年前花了几万元,收藏到了这只顶箱柜。当时孔老师收来就是一只,因为顶箱柜均成对出现,所以单独一只的价值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残品。但其材质、工艺、年份都很到位,绝不是民间寻常可见之物,但也一直苦于缺少另一只。”
据介绍,孔老师找到另一只柜子的下落,得益于大约5年前的一次藏友小聚。当时有藏友告诉他,北京一位藏家手中,有一只柜子和他手中的那只非常像,也是单独一只,很有可能成对。“孔老师当时就很激动,立即奔赴北京,通过圈中好友介绍认识了北京的李先生。只一眼,孔老师就确认肯定与他手中的柜子是一对。”艺术馆工作人员说。
两位藏家想买下对方柜子却都不松手
几位业内行家,经仔细研究后得出结论:“确实为之成对。”比较关键的判定点在于,两只柜子的柜门木料为对开料,即出自同一块木料,其纹理、油密度、棕眼等方面完全匹配;另外,两只柜子的内部构造及门栓榫卯工艺完全一致,尤其是卯眼的开口一看便知出自同一人;最后,两只柜子的腿足铜包脚均缺失,从腐蚀风化程度及包浆厚重等方面足以判定。
有了专家的确认,两位藏家同时都想把对方手中的柜子收归己有。毕竟,一旦成对,其经济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将不可同日而语。“为此,两人毫不相让,一直持续了5年之久。几乎每年都要提起这件事情,但两人均不松口。‘此器难能可贵,即使只有一半也绝不相让。’这是李先生明确表达过的意思。”艺术馆工作人员回忆道。
于是,5年来,两只好不容易找到彼此的柜子却只能“遥遥相望,不得相见”。“今年年中我们征集藏品时,再次拜访孔老师,也再次提到了这件顶箱大柜,不能让其成对,实在是有些可惜。此次股票大跌,也让孔老师跌破眼镜,口风松动,但仍坚持绝不卖给李先生。于是我们又奔赴北京,征求李先生的意见,他也没能从此次股灾中幸免,愿意出让此柜,但也绝不卖给孔先生。”艺术馆工作人员介绍,有鉴于此,艺术馆出面当了个“桥梁”。“让这两件柜子千里相会,为之成对,出现在正大拍卖的拍场上,拍出价格两位均分。”在征得二位藏家的同意下,这两只分隔了两座城市多年的柜子终于得以在南京聚首。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