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藏品结构是最佳应对方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10-21]
2015年眼看到头,乏善可陈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仍在持续调整中。曙光是否已经显现?期待中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来看记者调查。
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副主席张宗海也是资深画廊业主,对去年以来市场的冷清毫不讳言,不过他的画廊仍然如常运营。在画廊扎堆的唐人街,他属于坚持下来的那一拨。
记者刚进门,张宗海就接了个电话,一位买家打听一件早已相中的名家画作。“去年要5万,今年行情不好,打个八折呗,4万。”挂了电话,张宗海告诉记者:“快过节了,市场还是有点启动。”虽然不像往年,每到节前都有个小高峰,但“还是有人找东西”。
作为盯守唐人街的老业主,张宗海对这个市场了如指掌。“去年这拨行情下滑以来,已经有20%关门了,基本上算稳定。”前几天去北京琉璃厂的字画一条街,到处是转让、转租的牌子,加上关门的,占一半了。“郑州没有出现大面积倒闭。”
当然冲击是一定有的,“成交量小了,价格低了,但基本保值。”对于专业的经营者,行情的下滑不是行业内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形势使然。对此,专业的艺术品经营者很有底气。
本土市场扛住了
黄金永远不会卖成萝卜价
藏家李太生可没闲着,仍然一如既往地满世界跑拍卖会,并且收获不少,“市场好得很!非常健康,非常稳定,稳中有升!”
西 冷在绍兴连续几场拍卖李太生都在场,“凡近现代,不论名头,定价都高出市场表现,黄金永远不会卖成萝卜价!”作为专业藏家,李太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现 在抛的,多是在行情好的时候盲目进场的人,抱着投资的心态,外行,对拍到手的艺术品并不真正了解。”一遇行情不好,便转身离场,他们抛货,恰恰是给行家放 漏。所谓市场调整,这便是其一。
李太生给记者展示了在朵云轩春拍拍回的一件“旧识”——清末海上画派张熊的花鸟四条屏,“原本是我的藏品,2012年28万卖出去的,这次15万买回来了。”
无论行情好坏,对于专业藏家,处处是机会。众多有实力的藏家已经开始进货,买东西正是好时候。
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主席胡聚堂告诉记者,眼下还没有出现大规模出货,许多买家手中的东西是在行情好的时候进的,来价高,不愿低价出手,处于僵持阶段。“实则没有机会了。”
经营密钥: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张宗海一句相当精辟的话道出了经营密钥:“做艺术品经营,你得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无论是经营者还是藏家,眼下面临的最大问题,都是调整藏品结构和经 营结构。多元化经营,才是抗风险的利器。“各个层次,大名头,小名头,都有点储备,需求也是分层次的,都追大名家是不正常的。”
多元化经营 建立在专业的眼光和判断,从海量的创作群体中选择艺术水准高的作者作品,而缺乏专业素养的盲目进场捞金的经营者,采取的经营策略通常是“押宝”,押官位, 押职务,押名头,这些不灵了,现在开始看学术,押美术博士、教授,胡聚堂说,此前相当火的某地,画廊开始群起投资学院派,“这属于想当然,其实学院训练重 在技巧,娴熟的技巧与创作并不是一回事。”
无论押什么,都属于炒题材,找题材的路数,要的是速成,“把艺术品当股票炒,肯定走不通。”胡聚 堂说,艺术品的市场表现,艺术家的价值表现,需要市场慢慢形成,慢慢培育,违背市场规律去炒作,必然失败。此前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很多人为因素,甚至可以 艺术家自己定价,今年5万,明年10万,艺术家成了卖家,还有最具中国特色的官本位,都导致今天地域性市场的必然下滑。
所谓古玩,你得玩
西冷拍卖2015春拍延续了它一贯的思路,“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品进入消费。它瞄准的市场,正是被众多市场观察人士视为未来主流市场的大众消费。
礼品市场一派肃杀已成定局,个人消费、家庭装饰需求正在起步,前景无限。当家庭装饰装修摒弃了几百块一千块一张的行画、印刷品,真正的艺术原创的需求无可限量。
西 冷春拍的项目多而杂,文玩、石雕、印章、瓷杂、佛教用品、茶用品,虽说杂,但都统一在一个“消费”的大主题之下,是非常清晰的。艺术品买回去就是消费,而 不是供起来,藏起来,等着升值而后出手。可以拿在手中把玩,摆在案上欣赏,可以日常使用,它提供给买家的,西冷要传递给买家的,是一种古代文人雅士的雅致 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概念的传递,理念的灌输,去引领市场,而不是被市场左右。
“所谓古玩,你得玩。”胡聚堂表示,西冷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概念定位,看似卖的是个物件,但是作为文化产品来卖,卖的就是文化,是生活方式。古玩字画,就是要拿来玩,赏玩,把玩,每一件都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在玩的过程中,涵养传统文化。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