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博物馆防盗进入"刷脸时代" 人脸识别系统用于安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10-21
窃贼触发了报警器,刹那间,一股强劲的白色烟雾通过安防设备射出,几秒钟就充满了整个房间,让人辨不清方向,窃贼想逃都难以择路,更别说偷盗。昨日上午,出现在河南省群艺馆大厅内的这一幕,让人感慨无毒无味的烟雾竟然也能“擒贼”。原来,这是2015(郑州)国际博物馆协会安全委员会第41届年会开幕式上的安防技术展示。而本届年会,也是目前国内在博物馆安全方面举办的规格最高的一次。
  据介绍,本届年会由国际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中国博协和河南省文物局主办,中国博协安全专业委员会与河南博物院承办,包括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主席威廉·海卡门在内的30多位国际代表和国内60多家重点博物馆的100多名代表及特邀安防专家出席。
  记者在年会上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多种高科技手段进入博物馆安防领域,包括能够在参观者无知觉的情况下自动记录其参观信息的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预防犯罪分子踩点,还有可以防止文物“掉包”的显微图像辨识技术,充分保护外出展览文物的安全。
  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国际博协安全委员会执委、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告诉大河报记者,此次年会是国内举办的博物馆安全方面规格最高的一次会议,论坛聚焦国际博物馆安全方面的前沿课题,并有多家机构带来最新博物馆安防科技的展示,这一平台,将为国内外博物馆提高安保技术、提升安保理念提供很好的参考。
  “中国博物馆的整体安全在国际上是做得比较好的,一些新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河南博物院也在近年与一些机构合作研发安保新技术,目前已经在全国首次应用了博物馆参观识别卡,可以有效记录参观者信息,控制流量,分析潜在安全威胁,这一技术也受到国际博协的肯定。”田凯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