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河南省投巨资发掘韩国王侯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23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省考古工作者正在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下,投资上百万元,对郑州市郊的一处大型侯王陵进行考古发掘,或许用不了多久,一个石破天惊般的重大考古发现,就要在郑州出现。经有关部门特准,本报记者终于进入到了发掘现场。

  发掘现场热火朝天

  记者来到郑州市郊的发掘现场,只见几十名工人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热火朝天地进行发掘工作。他们有的铲土,有的拉土,整个发掘面积达上万平方米。

  陪同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员讲,这里有4座战国时期统治中原的韩国王侯陵墓,最近发现犯罪分子用炸药炸的盗洞,而且盗洞中发现了古陵墓深层保护层一碳灰,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迫不得已,省文物部门只好向国家文物局打报告,进行抢救发掘。

  据这位同志讲,整个发掘工期约需两年时间,总投资约100多万元,他们是从2001年年底到达发掘工地的,虽然已经干了几个月了,但目前还算刚刚开始。在他们已经挖完了的几个陪葬坑,陪葬墓中大都被盗严重,没有出土几件象样的文物。能否有重大考古发现,就看主墓的发掘了。

  揭开神秘大墓的面纱

  记者在现场看到,四座大墓只有一座大墓还保存有小山似的封土,其它3座大墓由于人为破坏,地面封土已不复存在,考古工作者清理完20多厘米厚的扰土层,就是大墓的夯土层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这4座大墓是1984年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时发现的。

  大墓自西向东排列,在其中墓1平面呈“中”字形长141米,宽10米,距地表深约10米;墓2呈“中”字形,长117米,宽约10米,深约10米;墓3平面近似“扁担形”,南北总长168米,宽10余米,深10余米。墓4亦呈“扁担形”,南北长121米、宽13米,深约10余米。在大墓四周还有几十座陪葬坑、陪葬墓等。

  考古工作者经过现场调查,根据在大墓周围采集的标本,结合历史史料分析,这4座大墓应该是战国时期统治中原的韩国王侯们的陵墓。有人说这是一王三后墓,也有人说这是两王两后墓,到底是谁的墓?只有等到考古工作者发掘完,才能揭开谜底。

  “机关”重重的大墓会出“宝物”吗?这4座大墓,也像许多古代帝王的王陵一样,为了防盗墓,采取了许多先进技术。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是“鹅卵石保墓法”,这种古今中外都极少见的技术,让许多盗墓高手望而却步。 河南报业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