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艺术个展

“形象的背离-张志坚油画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展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8-19
  2015年8月15日下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形象的背离-张志坚油画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策展人何桂彦,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及云辉,鲁迅美术馆馆长王易罡,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刘仁杰、宫立龙、王岩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批评家殷双喜,批评家黄笃,评论家高岭,评论家吴鸿,艺术家王兴伟、王家增、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张志坚五十多件绘画作品,呈现其近几年艺术语言的脉络及转变,展览持续到8月26日。

  开幕式上主办方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首先发言致辞,对张志坚个展成功举办表示祝贺。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及云辉代表学院讲话,探讨了张志坚历年艺术转变的过程。鲁迅美术馆馆长王易罡致辞,讲述了张志坚艺术创作的线索及其观念性。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批评家殷双喜表达了张志坚拓展了东北油画的可能性,并强调东北油画是中国油画很重要的一部分,期待东北油画更多的发展。

  策展人何桂彦致辞说到此次展览既是张志坚十年来创作的总结,又是新的起点。本次展览的名字“形象的背离”,“形象”是对过去具象绘画、学院绘画的逐渐拓展。在他2010年创作的过程当中,在语言系统的建立、风格系统的建立、自身图像系统建立的探索中做了很多尝试。这种尝试涉及中国系统的书法、山水等图像的解构,另外一个系统是西方形式语言包括波普、结构等,这两种语言在张志坚的绘画中成立,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此次展览在艺术领域里呈现了一种开放性,可能性。

  张志坚198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油画系副主任,教授。在二十多年的教学与创作中,张志坚致力于当代油画语言的探索,广泛接纳当代艺术的文化观念,其作品曾涉猎多个主题。从富有象征意义的写实,到着迷于压抑、富有浓郁伤害感的人体,到对经典肖像的再创作,沿着自身的创作轨迹,张志坚的绘画不断向前推进。2005年前后,艺术家的作品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淡化作品的主题,相反强化语言的编码,积极地调动不同的视觉语言与修辞方式,使其在同一画面结构中形成视觉张力。2010年以来的作品更加注重画面的语言与观念性表达,一方面是抽象的、书写性的、具有东方意象表现的视觉符号;另一方面是平面的、理性的、结构化的形式表达,它们共同置身于具有“后波普”的、消费化的画面氛围中。感性与理性、抽象与波普、东方与西方的视觉审美范式,不仅使画面形成一种独特的语义系统,也使其形成一种折中的、多元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绘画风格。在最新的作品中,绘画的观念表达得到了进一步地强化。所谓绘画的观念性,一方面在于作品的表现不仅体现在形式、图像的处理上,而且,反映在如何理解绘画之为绘画的观念中。另一方面,消解形象,解放语言,让绘画回归二维平面,回归媒介。同时,理性、冷漠的形式覆盖了先前的图像,进一步导致了形象的背离。当然,它们犹如两极,会形成较大的张力,艺术家的创作则游走其间,并最终形成了个人的绘画语言逻辑。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