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院校动态

毕业生:若不闯过生存关坚守艺术有点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7-21
随着毕业季的来临、第六届“许钦松创作奖”的揭晓,有关美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生走向的问题,也引发了热议。是坚守艺术创作面对各种压力、挑战?还是转行扮演其他与专业有关乃至无关的社会角色?在大学院校持续扩招的情形下,美术专业毕业生尤其需要直面这一问题。作为“引路人”的美术院校老师们,又是如何看待学生们的不同选择呢?且让我们透过一些获奖毕业生的现身说法,以及老师和市场推手们的意见,一窥个中滋味。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 江粤军

  毕业学生去向:

  转行占大头 坚守多“无业”

  国、版、油、雕,是美术专业里的几大门类。四位本届和往届的“许钦松创作奖”获得者,以自身及同学为例,讲述了大家的毕业去向和个人志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国画

  2015“许钦松创作奖”总评金奖、广美研究生 邱欢欢:

  找份稳定工作更便于创作

  我本科学的是国画,同学有四十多人,除了几个一起考上研究生的,其他基本都转行了,或做设计,或经商。国画系在美院中不是热门专业,当时有一半以上同学首选并非国画,而是被调剂来的。同班画人物画的,还有几个大二时就转专业了。我第一志愿选了国画系,不少老师都表示诧异,因为画国画如果没有一定平台,年轻人要继续坚持是很难的,画写意水墨,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我研究生毕业了,工作还没“着落”。但我并不着急,就想集中精力画画。从5岁开始学画画,到现在二十多年了,感觉画画已经成为自己的事业,家里也很支持。因此,个人的愿望是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譬如进入学校当老师或者到美术馆工作,有更多时间画画。

  我一直坚持写实风格。主要是对身边的人、事、物做最原始、朴实的记录。现在有很多年轻艺术家玩当代,但个人以为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积累和学问积累,做出来的东西太表面化。

  版画

  2014广美“许钦松创作奖” 研究生一等奖 王昌淦:

  不到走投无路不会放弃艺术

  我在广美留校当了老师。研究生版画系同学有16人,目前一半以上仍从事艺术创作,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的,也大多跟艺术沾边,譬如进了媒体当美编。个人觉得美术专业毕业生如果转做相关产业,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不过,我属于确实很喜欢创作的,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做其他。

  我的创作题材主要是描绘近些年发生的社会事件,希望能抛开一些固有的是非观念、价值观,重新组构画面,挖掘事件背后的含义,给观者一种有趣而又陌生的感受,因此作品总体命名为《历史之镜》。现在我也跟画廊接触,探讨代理的问题。当然,市场对我的创作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油画

  2014“许钦松创作奖”总评二等奖、广美本科毕业 王雪:

  对坚守创作有信心

  我从去年毕业后仍一直坚持画画,没想过找工作,今年准备考研。广美油画系分为5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一届大概有十人,毕业之后还继续画画的,大概占十分之三四。转行的大多从事与美术相关的产业,像艺术培训或动画等。由于美院的油画教学很全面,在造型、色彩、审美上,学生都能获得比较好的训练,转行做相关产业,相对比较轻松。

  我自己一直喜欢写实油画,尤其着迷于欧洲古典时期大师们对造型的处理,对光线的布置,对质感的表现,对虚实的把握,对色彩的理解,希望能够用学到的技术来表达自己对绘画、对生活的理解。

  目前我正在准备参加全国青年美展,毕业创作《师说》就入选了去年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是整个广美油画专业学生中唯一入选的,因此对自己的创作还是挺有信心的。

  雕塑

  2015深圳大学“许钦松创作奖”本科一等奖 张伟:

  接触雕塑后就不想再放下了

  我现在正准备考研。本科雕塑专业同班同学共9人,大家都还挺喜欢这个专业的,也确实学到不少东西,只是大部分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时都转行了,有的进了培训班当老师,有的做艺术品销售,有的当了公司职员。但自己从接触了雕塑以后,就不想再放下了。

  艺术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看世界的方法,很多东西在别人眼里是垃圾,到了艺术家手中,就可以“变废为宝”。毕业创作是将传统的文化内容,像古代乐器等,用陶瓷这种材质进行当代的、抽象化的塑造,探索东西方艺术的结合。

  虽然父母是农民,但家里对我的选择挺支持。自己平常给老师当助手,也应付得了日常开销。

  老师意见:

  教育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视觉文化产业空间广阔

  据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王华祥估计,近二十年来,毕业生中真正成为艺术家的凤毛麟角,所占比例恐怕不到10%。事实上,全世界美术院校的学生中,毕业后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也非常少。“国外很多人上美术学院并不是想成为艺术家,更多是为了满足对艺术的喜爱。”王华祥说。

  因此,王华祥并不认为学生们转行有什么不好。不少学艺术的学生,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因为艺术教育相对自由宽松,给人独立思考的空间大。像版画专业的学生,过去社会上的专业需求量几乎为零,但中央美院版画系学生成材率非常高。转行做了设计、动漫、网络的,表现都挺出色。当然,那是在各个新生行业还不够成熟甚至属于零起步的阶段,这些学生在接受新知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但随着各行各业分工的越来越清晰,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壁垒越来越深,以后转行难度也许会加大。”

  但不管怎么样,王华祥表示,他最希望的是毕业生们有勇气去面对生活,即便将来可能会遇到生活不断否定自己的情况,也要勇敢地迎接挑战。“教育的根本目的第一是为了让人能够生存,第二是能够比较好的生存,当不当艺术家不重要。如果没能闯过生存关,也很难搞好创作。为了生存,有时候确实不得不将个人的理想、喜好搁在一边,甚至遗忘掉;很多人在解决生存的过程中,认为生活挺美好的,比从事艺术更让人动心,那他可能就会彻底转行;而有的人则在工作当中再次确认自己离不开艺术,他们一旦重新回归到艺术的怀抱,效率就会非常高,创作中带着自己的生存经验、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就能做得非常好。”

  四川美院教授王林则进一步提出,艺术家不是美术院校能够培养出来的。“美术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艺术文化素质的学生。学生毕业以后能否成为专业艺术家,由很多方面的条件决定。”

  同时,王林认为,视觉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将今天这个时代称之为“读图时代”,图像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视觉文化行业非常多,像设计就几乎渗透了每一个生产机构。学生毕业后从事跟视觉文化有关的行业,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都可以发挥自己在美术院校所学到的东西。

  反思:

  美术专业毕业生过剩?

  在王华祥看来,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的美术教育成本很高,很多人进入一般的美术院校或普通综合大学美术专业学习,确实是抱着成为艺术家的梦想。而出来后却不得不和艺术告别,还无法通过自己的专业去就业,甚至连生存都比较难,毕业多年了仍在“啃老”,这就令人痛心了。

  “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生过剩,我以为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是否需要那么多的普通综合性大学都开办美术专业?我想是值得评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还不如更多地投入技术教育。让美术教育成为一种基础的素质教育,在中小学中贯穿并落实好,其实更重要。”王华祥说。

  王林则表示,把大学变成一个赚钱的地方,弊病确实很大,但这属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而不是大学教育普及化的问题。“充分利用大学资源让更多人就读,受到美术熏陶,从总体而言是好事。大学生的比例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素质自然就会有所提升。当然,美术院校之前那种一名老师带一个学生甚至几名老师带一个学生的情况,是一去不复返了。但我认为大学更多是提供一个场域、一种氛围,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文化修养、人文精神。当然,很多时候,学习要靠自己。”

  市场探问:

  观念不改变 推手能起多大作用?

  心怀理想坚守艺术的少部分毕业生,面临的生存压力的确不容忽视。广东精诚所至艺术品拍卖公司在8月6日的夏拍中,就准备尝试将获得“许钦松创作奖”的十多件作品进行展卖。其总经理陈绮雯告诉记者:“我想学生们毕业后能否继续坚持创作,跟他们的作品能否得到藏家认可,进入市场,有很大关系。此前我们就发现,有太多美院的优秀毕业生,因为生活没有保障,作品没人能看到,缺了继续创作的动力,丢了继续前行的勇气,最后都转行了,挺可惜的。因此,我们希望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机会,又不过分渲染这一行为。”

  而开办四年的艺术机构逵园,也一直在力推年轻艺术家。其艺术总监黄轶群表示,美术院校扩招以后,学生多了,虽然其中确实有资质平庸的,但天分高、有潜力的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广州美院作为华南地区最好的艺术资源基地,每年的毕业生中更有不少佼佼者。“开园这几年,我们也感觉到广州的藏家对当代艺术品的认知在慢慢升温,越来越能认识到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值和创作特色。”

  不过,王华祥认为情况并没那么乐观:“一些艺术机构支持青年艺术家创作,这种努力有一点作用,但如果整个社会对艺术品的观念不改变,意义就不会太大。现在艺术并没有成为中国人生活当中的消费品,而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极少人会拥有,画廊本身就举步维艰,能够进入博览会的艺术家也非常少,年轻艺术家就更少了。”

  一直对艺术品市场比较留意的邱欢欢则表示,当下不少艺术机构对年轻艺术家的推广还处于比较混乱的阶段,在挑选作品上专业性不够,名师弟子、艺术家后代,这些头衔更被看重,甚至存在一些潜规则。“我曾画过一件作品《平台》,讽喻这种现象。”邱欢欢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