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中国正迈入文物回流的新时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6
  一对百年前在法国被拍卖的康熙御用私印,近日将出现在中国华辰2002年春季拍卖会上。这是历年流失海外的中国皇帝用印首次在国内上拍。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丽军介绍说,这对御用私印是上世纪初遭八国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的,至今仍留有当年拍卖会的标签和编号。“百年后,它们的命运已不再只是由外国人来主宰,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


  据悉,此次与康熙私印一起踏上故土的海外流失文物达1300多件,占到了华辰春拍会总数的一半。而来自其它春拍会的消息显示,以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为代表的一批海外流失文物也都成为了各个拍卖会的亮点。魏丽军说,这几年海外文物回流已成为一种趋势,海外流散文物通过拍卖槌荣归故里的例子层出不穷。


  在中国嘉德2000年秋拍会上,一批从大洋彼岸回归的翁同和家族珍守古籍创下了4000多万人民币的单品拍卖天价。


  由北京市文物公司组建成立的中国翰海拍卖公司成立8年来,投拍的文物艺术品总计3万余件,总交易额超过17亿元人民币。近年公司已成功从海外征集到数千件流失多年的祖国珍贵文物。


  在2001年翰海秋拍会上,海外回流拍品约占委托拍品总数的60%以上,相当于历年海外委托量的5倍左右。以《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龙玉壶春瓶》为代表的四件海外回流文物,总估价1380万元人民币,最后以2075万元成交,达到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价位。


  在国内拍卖公司向国际市场频频招手的同时,一些收藏机构和个人则主动出击,通过国际收藏市场收集流失的祖国文物。


  2000年4月30日,保力集团和北京文物公司共斥资近5000万港元从香港苏富比、嘉士德拍卖会购回曾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劫掠的三件兽首铜像和一只六方瓶,使这几件失散海外140年的游子终归祖国的怀抱。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