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西藏文物特展讲述藏戏文化历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5-19
拉萨5月18日电 (记者 赵延)2015年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西藏博物馆特别推出了《古韵流芳---西藏博物馆藏族戏曲用具展》,向国内外游客讲述藏戏文化历史。
  西藏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程忠红介绍,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藏博物馆扮演着文化遗产守护者的角色,正努力向“创建可持续发展社会角度”去探索和实践。
  藏戏,被誉为西藏文化的“活化石”,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剧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初起源于宗教艺术。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藏戏除了保留传统外,也在逐步创新。程忠红介绍,藏戏对于藏文化爱好者来说,一直关注度较高。所以,特别从该馆藏族戏曲文物的收藏品中挑选了36件,进行专题展览。
  程忠红表示,此次展览以西藏戏曲的历史、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馆藏藏族戏曲面具、服饰、乐器等实物展示,将藏族戏剧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和解析,并将其传承与发展贯穿展览始终,“藏族戏剧的演出与民间习俗、风情、信仰、宗教等文化相伴而生,其体系博大、文化厚重。藏戏中使用的面具造型多样,生动传神,服饰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雪域高原特色。”
  同时,藏戏中涉及到种类多样的戏曲乐器,通常分为民间乐器和宗教法器两大类别,其中又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居多。
  扎年琴,俗称六弦琴,是藏族古老弹拨乐器之一,也是现代藏戏专业团体乐队中主奏乐器之一。该展柜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观。来自内蒙的游客小卢告诉记者,藏戏中的六弦琴与他们内蒙的马头琴极为相似,“从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藏族与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另外,西藏博物馆还首次推出了《守望传承——西藏博物馆馆藏捐赠、征集、移交文物特展》。程忠红介绍,西藏博物馆从开馆之初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及相关部门就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文物的征集、保护和研究工作。通过多年来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识之士的捐赠,行政部门的移交等,极大地丰富了西藏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使馆藏品的体系也更趋完善,许多文物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此次西藏博物馆从获赠、征集以及移交的上千件文物中,特别挑选了120余件文物进行首次展出,这些文物包括宗教法器、唐卡作品等。(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