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艺术品电商期待突破天花板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5-13]
艺市25年前,世界第一个艺术品价格数据库与网络交易平台Artnet在美国成立。Artnet现任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帕布斯日前表示,Artnet线上销售艺术品的利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得益于网络的发展和信用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人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更多的艺术品。”
文化部《2014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同比增长67%。当下,艺术品电商衍化出更多形态,试图打破“信任”、“低价”等传统壁垒。
与淘宝不同的平台
艺典中国创办人之一、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在回顾他“拥抱互联网”的历程时说:“艺术品电商这个圈子,非专业人士莫入。”他所说的专业,包含艺术品领域的专业度以及互联网行业的专业度。
2012年,艺术品市场经历高峰之后步入调整期,这一年创办的“艺典中国”起初定位为鉴定网站,在线售卖以泛艺术品为主的拍卖品,包括当代艺术、中国书画、艺术衍生品等多个种类。2013年5月,其与淘宝合作的“傅氏家族书画作品淘宝拍卖会”取得了总成交额250.95万元、成交率95%的成绩。
但赵旭的目标并非在淘宝上开店,“和淘宝合作,自己开店,那不是创新”。他所理解的艺术品交易与淘宝的生态系统其实是抵触的。“淘宝上全是小商家在卖艺术品,他们希望让买家觉得东西是越卖越便宜的。但艺术品不能这样卖,它实际上是越卖越贵的。甚至无法定价,但会让喜欢的人觉得自己买得值。”
对于一家艺术品电商来说,淘宝的超大流量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他和其他投资人在艺术圈里的专业影响力不可能在淘宝的生态圈找到爆破点。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搭建一个B2C和C2C的交易平台。
现在的艺典中国是以B2C模式为主的平台,一些拍卖行、商铺和画廊已经进驻。此前,C2C模式也已经开通。赵旭希望引入艺术家和收藏家,着力发展私洽业务,而平台的主要收入来自佣金提成。
熟人圈里的生意经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漫天飞舞。泓盛拍卖电子商务部总监、赵涌在线艺术品事业部经理胡湖也不例外。当时,他也拉了一个抢红包的“阿特姐夫群”,把艺术圈的大佬、行家以及一些相关从业人员都拉了进来。一时间,海量信息迅速在群里传播,让胡湖感到很意外。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