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三峡又发现一大规模巴人墓地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3
  对了解巴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重建三峡地区巴族历史有重要意义

  本报讯 2000—2001年,受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的委托,山东大学考古系组队对重庆市开县余家坝墓地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达11000平方米,发现墓葬120余座,其中绝大多数为战国时期巴人墓葬。出土各类文物583件,其中青铜器291件,陶器209件,漆器21件,玉器43件,还有少量铁器、瓷器等。

  余家坝位于重庆市开县渠口镇云安村,周围有群山环绕,地貌类型属于山间盆地,地势相对较为开阔。墓地位于余家坝东部,东邻彭溪河,顺河而下数十公里有时代相若的李家坝战国遗址和墓地。

  余家坝的战国墓葬均为长方形或近似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穴的深浅不一,最深者超过3米,而最浅者在耕土之下便可见到葬具、人骨和随葬品,一般在1米左右。墓室面积最大者超过9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绝大多数墓葬有熟土二层台。

  余家坝的绝大多数墓葬使用了木质葬具,因土壤的原因,木质葬具已全部腐朽。从保留下来的痕迹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椁一棺,数量较多,接近全部墓葬的2/3,椁的形状除了个别为两纵端出头外,均为“Ⅱ”字形,相当数量此类墓葬底部置2根枕木,位于椁内棺的两端或略偏外处。另一类是一棺,棺的平面形状为长方形,或一端略窄,多置于椁内正中,个别偏于一侧。一椁重棺的墓葬只发现1座,墓室宽大,椁的平面为“Ⅱ”字形,内外两重棺均为长方形。有不少墓葬使用青白膏泥来涂抹葬具,即在椁和棺的两侧或一侧涂一层厚薄不一的青膏泥。这种做法与楚文化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墓葬以单人为主,也发现少量双人同穴合葬的墓葬。此类墓葬均为男女合葬,男右女左,男女各有自己的棺和随葬品,而共置于一宽大的木椁之内。同时,还发现一部分并排、平行分布的墓葬,两两相对,墓向、头向相同,间距在1米之内,并且均为男右女左。这一类应是夫妻并穴埋葬的墓葬。

  余家坝墓地葬式均为仰身,以直肢为主,有的双手交叉于胸前或腹前。头向以东北向和西北向两类最多,也有其他方向者。

  除了个别被破坏的墓葬外均有随葬品,相互之间在数量上有所差别,最多的有20余件,最少者只有1件陶器。随葬品的种类有铜、陶、玉、漆、铁器等,其中青铜兵器的数量较多是其显著特色。兵器绝大多数为巴式兵器,多数尚保留着腐朽或炭化的竹木柄、套痕迹,较大墓葬出土的戈、矛等兵器,长柄上还保留着缠绕的竹或藤条和鲜艳的红漆。其他铜器主要是铜鍪,也有少量的铜鼎、铜勺、铜碗、铜铃、铜印章和小件装饰等。陶器的器形以豆最多,其他则有罐、壶、鼎、鬲、敦、盆、鍪、器盖等。玉器均为装饰品,以最多,也有一些珠、管组成的串饰,在珠、管之上再镶嵌数层蓝色圆形玉片是其显著特色。

  余家坝墓葬随葬品的基本组合为铜鍪和陶豆,一般置于死者脚端。在上述基本组合之下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外加一套兵器,组合完整的是戈、剑、矛、钺或斧和削,不完整者可能缺少其中一两种。另一类均没有兵器,有的使用玉石质装饰品,以玉、珠、管等为常见。

  余家坝战国墓葬所反映的文化因素是复杂的。就墓葬随葬品的文化属性而言,既有楚式器物,如铜鼎、陶鼎、陶壶和部分非巴式铜戈、有首剑等;也有秦式器物,如铜、陶鍪等;更有特色鲜明的巴文化因素,如铜剑绝大多数无首,剑身有虎形纹样和巴蜀文化特有的图形文字符号,戈的个体宽大,与同时期中原式戈和楚式戈明显不同,并且在近栏一侧或内部多有生动的虎形花纹,矛身也多有与剑身相似的花纹和图形文字。这种由复杂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文化面貌表明,余家坝墓地的文化性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多种文化的复合体。

  余家坝的发掘表明,这里是长江三峡地区一处极为重要的战国时期巴人墓地,可与余家坝直接比较的是相距不远的云阳县李家坝遗址。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而言,余家坝和李家坝遗址的时代大体相当,文化面貌也有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例如:对死者的处置方式基本相同,如均沿江而葬,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都有用青白膏泥涂抹葬具的习俗,木质葬具的式样和结构及棺椁之下使用枕木的做法基本一致;出土青铜器和陶器的种类、形制特征大体一致或相似,如均以巴文化特点的器物为主,并存在浓厚的楚文化的文化因素等。

  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也十分明显:如李家坝1/3以上墓葬没有随葬品,墓葬之间的差别较悬殊,而余家坝的所有墓葬均有随葬品,并且多数墓葬出土一定数量的青铜器;李家坝的墓葬葬具较少,而余家坝所有墓葬均有葬具,并且近2/3的墓葬使用了一椁一棺,较大的墓葬甚至使用一椁二棺。

  余家坝墓地的墓葬分布相当密集,规模较大,墓葬规格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全部墓葬均有葬具和随葬品,多数墓葬出土青铜器。就目前的发现来看,余家坝墓地的战国墓葬至少可以区分为相对集中的3个墓区。 栾丰实 中国文物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