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66件唐宋时期香具现身杭州 西湖畔讲述用香文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4-23
杭州4月22日电 (记者 施佳秀)记者22日获悉,来自唐宋时期的66件香具精品正于浙江杭州展出,这些香具由金、银、铜、瓷等制作而成,反映了唐宋时期广泛的用香文化,展览盼观者在鉴赏香文化精华的同时,共同研究、保护传承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唐宋时期是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唐代佛教的兴盛与域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使焚香方式与香品制作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香具形制设计尤为丰富;至宋代,燕居焚香成为士人的生活方式,情致宛然,别有意蕴,在香料及香具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次展览共展出浙江省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等十四家文博单位提供的唐宋时期香具精品六十六件组,系数量最多的唐宋时期出土香具展。
  记者现场看到,本次展品中,许多香具都与佛教相关。据介绍,香供养为佛教供养的重要内容,与佛教一同传入中国,在香炉中熏燃香料或香饼、香丸,虔心祈祝、行香,以到达身心俱清净。所以唐宋时期有诸多不同类型香炉是专为供养佛事所用,大部分出土自佛塔地宫。
  《楞严经》曰:“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尘气倏灭,妙香密圆。”佛家通过香气以鼻根证入圆通,获得解脱与圆满的法门。
  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的20余件香具及相关器物,为迄今中国唐代考古史上数量最多、种类最繁、等级最高的香具实物集群性重大发现。
  在法门寺博物物馆馆长姜捷看来,这批精美绝伦的香具在中国用香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意义,不仅反映了这批香器具从“国忌行香”的宫廷行香礼器向“礼佛供香”的佛教供养器的功能转变和互换,还从一个特殊角度反映了大唐全社会用香的普及,反映了朝贡调运和使用香料获得了体制性和制度性的安排,反映了大唐香料贸易前所未有的繁华局面。
  在唐一代,香文化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并达到了完备的阶段,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品种繁多的香料输入通过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丰富了各种形式的行香诸法,创制出形态各异的香器具,不仅在礼佛场所使用,还包括议事朝政、节令祭祀、婚丧嫁娶、歌舞宴乐等。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认为,上至宫廷,下及市井,远到寺观,香轻盈、静谧、芬芳的身影无处不在。如今,它虽悄然消逝于光阴的长河中,但曾与之如影随形的香具却深深烙有它的印记,一并向今人诉说着历历往事。
  在姜捷看来,此次展览可以共同鉴赏香文化的精华,共同研究、保护传承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据悉,此次展览持续至7月,地点为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