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绳武楼缺少资金面临危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0]
闽南平和县号称“国宝”的土楼--绳武楼,因缺少资金整修,面临生存危机。
绳武楼于清嘉庆年间由芦溪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始建,从奠基到完工,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前后长达一百多年。该楼共有二十四个开间,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富丽精工,精美绝伦。其中,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处,无一雷同,散见于屏风、壁橱、门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对联,又有飞禽走兽、诗画结合,动静相宜,被专家称为“木雕博物馆”。
目前,大多数土楼人都搬到楼外的新房居住,楼内仅剩八户人家,基本都是老人。他们白天干活,土楼就成了一座空荡荡的城堡。二000年二月和四月,这座“清代中晚期闽南民间艺术宝库”两度被盗,失窃门窗、屏风等木雕作品十多件。同年十二月,绳武楼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该楼已经历尽百年沧桑,急需修葺,但却因缺乏资金,无法动工,致使绳武楼成了一座堆放垃圾的空楼。为此,当地政府及文物部门呼吁尽快拨款修复绳武楼,使“国宝”重焕光彩。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