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圆明园流散文物在法被盗 曾遭英法联军劫掠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3-04
据外媒报道,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15件珍贵展品3月1日遭窃,其中包括圆明园流散文物铜胎掐丝珐琅麒麟。法国文化部、警方反文物走私部门和城堡管理委员会已开始对此案展开调查。与此同时,中国馆将闭馆数月。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报道,盗贼在3月1日清晨6点潜入馆内,逗留不足7分钟后逃去。目前统计共有15件展品遭窃。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只麒麟原为一对,其造型和品质上是独一无二的,且又出自圆明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刘阳表示,丢失的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属于圆明园流散文物,也是枫丹白露中国馆中的核心文物。枫丹白露宫发言人指出,目前尚未估算失窃品的价值,这些艺术品都是“无价珍宝”,也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盗宝者很有把握也很决断,很清楚要什么东西,作案手法非常专业”。

  刘阳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他在去年刚访问过枫丹白露博物馆。他还记得,铜胎掐丝珐琅麒麟位于中国馆中央位置。这样珍贵的文物为何轻易被盗?刘阳回忆,在他的印象中,枫丹白露博物馆就是一栋古堡,周围只有一道低矮的围墙,并不像现代博物馆那样拥有各种高科技的防盗设施。而且因为地处偏僻,日常参观观众较少,他在现场只看到过一名守卫的工作人员。刘阳说,枫丹白露博物馆就以这样的状态持续了100多年,法国人大概从来没想过居然有窃贼惦记那里的文物。

  另外刘阳表示,这只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只是圆明园流散文物的沧海一粟,现在的拥有者大多不愿归还,另有大量流散文物去向不明。而且与一些流落民间的、不太知名的圆明园文物相比,更多下落清楚的、著名的文物无法回归。

  ■揭秘被盗麒麟

  被盗圆明园铜胎掐丝珐琅麒麟原为一对,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劫掠。一件留在英国,一件进入法国。拿破仑三世的皇后欧仁妮收到法军进贡的从圆明园盗来的珍宝后,于1863年将所有物品移放至枫丹白露城堡侧殿的底层,其中就包括这只珐琅麒麟。另一只在英国的铜胎掐丝珐琅麒麟,曾于196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公司售出,又于1989年在伦敦一古董店转让,现在一位台湾文物收藏家手中。

  刘阳介绍,此件铜胎麒麟高53厘米,通体填海蓝珐琅为地,掐铜丝做鳞纹,并以宝蓝珐琅点缀,背上有盖应为后配,作为燃香用具,腹内点燃香料后,香气可从口内圆孔向外扩散,兼具观赏及实用双重功能。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