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甘肃省考古发现汉代邮驿遗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09
  从甘肃省考古所获悉,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的研究近日又有新发现,经专家考证认定,该遗址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也是考古发现中的第一个相当于邮政局的遗址,由此出土的一封帛书也成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个人书信文物。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安西县之间的交界处,为两地的交通要道,附近有汉、晋、清三个时代的烽燧遗址。汉代悬泉置遗址由坞院、马厩、房屋及其附属建筑构成。当时这一遗址的发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并列为国家重点研究科研项目。

  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介绍,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是1987年被发现的,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敦煌甜水井附近的遗址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发掘,弄清了遗址的建筑布局和结构以及遗址的性质与作用,并获得了以简帛文书为主的大量文物,其中有简牍、帛书、纸片、墙壁题记等。1993年,专家开始进行遗址整理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简牍文书的记录、文字考释、照片拍摄等工作。通过研究考证,专家们于近期初步得出新认识。

  何双全指出,悬泉置遗址出土的2300余枚工悬泉汉简,主要包括了邮置、邮书、信札等,其中有大量以“悬泉置”为名的文件,此中相当一部分被称作“悬泉置以亭行”,有悬泉置吏马驰行和各种使用传车、传马以及接待过往各种人物的记录,这些记录都与文献相印证,由此可认定,悬泉置是建立在我国河西走廊要道上的一处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综合结构。何双全说,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还没有出现过类似的遗址,所以专家们认为悬泉置应为我国最早的邮驿机构。

  此外,专家们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现了一封长18厘米、宽8厘米的个人信笺。信中除问候祝福语外,写有诉说边塞辛苦的内容和请友人从内地代为买物寄到敦煌的日常小事。经考证认定,这封帛书信笺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个人书信文物。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