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沈阳故宫展出明清竹木牙角雕刻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2-05
记者杨竞报道 竹木牙角雕刻是中国最古老的制作工艺之一,沈阳故宫正在展出清代56件清代竹木牙角雕刻。

  由于竹木材料相对充足,雕刻制作较为简单,历朝历代均是雕刻的材料,所制作的雕刻类文物也最为丰富。沈阳故宫正在展出33件清代竹木雕刻,其中有金漆镂空人物故事小柜、红木嵌螺钿缎心百鸟朝凤小插屏、紫檀柄匏片浅雕岁寒三友三镶如意、竹雕蟹、紫檀雕鹌鹑式盒等。

  据介绍,明清时期,在承袭古代传统竹木牙角制造工艺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由于较早出现商品经济萌芽,直接带动了当地手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而江南文风刺激了文房用具、个人佩带用具的兴盛。明朝中晚期后,江南地区的竹木牙角雕刻制作进入鼎盛阶段,而西方文化的逐渐传入,也使部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观念有了新变化。所有这些,都使手工业生产进入了空前繁荣的大发展时期,社会上涌现出大批能工巧匠,生产出许多格调高雅、精美绝伦的竹木牙角制品。

  此次展出的牙角雕刻,精雕细琢、玲珑剔透。有清螺钿透雕寿字插屏、清牙雕巧工葫芦、清染角透雕人物船、清贝壳浮雕鱼等23件。从明清传世的象牙、犀角制品来看,既有陈设摆件、文房用具,又有生活实用器、玩具,还有的则用于小件家具、器物上的镶嵌饰物。单体的牙角类文物藏品,主要有象牙雕瓶、盒、杯、盘等实用器,特别是以象牙雕笔筒、带扣等最为著名;犀角制品以镂空雕刻的酒杯为最多,其他花觚、摆件和文房用具也不在少数。比如明犀角镂雕梅花杯,此杯用犀角雕成,杯口呈椭圆形,自然干涩的杯体被巧妙地做成一段盘根错节的老梅,颇具沧桑感。

  另据介绍,清朝宫廷在继承明式的基础上,于竹木牙角器制作上也颇负盛名,自雍正朝开始,宫廷造办处开始大量制作竹木牙角器,至乾隆朝已达到鼎盛。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