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尉迟寺遗址大规模的发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1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们日前又一次入驻安徽蒙城尉迟寺原始部落遗址,试图用2个月时间,揭开1250平方米的尘土覆盖,寻觅5000年前原始人生息的踪迹。
尉迟寺原始部落遗址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此次发掘是历年考古发掘面积最大、布方最多的一次。
在尉迟寺发掘现场,记者看到10多位考古学家和100多名当地农民正在遗址上忙碌着,被挖到三四米深的50多个土坑里明显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文化层,少数土坑里还发现了小孩和青年的瓮棺葬。此次发掘工作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吉怀告诉记者,这些文化层说明这里曾有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原始人在这里居住过,如果能够发现大面积的连片活动场所,那么“中国原始第一村”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遗产。
王吉怀说,自1989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已对尉迟寺遗址进行了10余次的发掘,先后探查了整个遗址四分之一的面积,出土红烧土排房、墓葬、器皿及陶器各类等文物1万余件。这些文物对考古界探讨和研究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发展阶段和文明起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有的发现中,以围壕和大型红烧土排房建筑为特点的完整聚落遗存最为壮观,这引起了考古界的震惊和关注。去年7月,尉迟寺遗址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包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山东大学考古系学生及当地农民在内的200多人的考古大军正在进行探方的选择和挖土工作。随着厚厚土层的剥离,多个原始文化层凸现在人们面前,瓮棺葬、器物等文物陆续出土。王吉怀认为,通过这样大规模的发掘,一定获得更多的聚落遗存的完整资料,揭露出原始先民及遗址更多的秘密,推动聚落考古学的深入研究。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