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广东艺术品市场趋理性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1-20
广东艺术市场理性消费表现在买家有现钱才会买,拍场上量力而行,拍后不会拖欠款项或拒付款。

  艺术品市场膨胀的时候,“鸡犬升天”,什么画家、拍卖行都通通跟着上,享受井喷式的行情。这也让我们看到,拍卖行业的门槛确实不高、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这种行情毕竟是短暂的,受宏观形势的影响,艺术品市场的问题提前暴露,首当其冲的就是北方市场。

  北方不少艺术品经营机构热衷于捧画家、玩炒作,具有较强的投机性,擅长用较低的成本结合强大的宣传来操纵市场,以此享受大的回报。有的画家因此成为明星、“概念股”,急于生前就要做“大师”。

  相对来说,广东市场倒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只是市场确实变清淡了,交投不再疯狂。

  广东艺术市场理性消费表现在买家有现钱才会买,拍场上量力而行,拍后不会拖欠款项或拒付款。而北方有的拍卖行就被“三角债”拖累,买家这边还没付款,东西已送到那边去拍,对市场杀伤力很大。尽管很多人说广东市场盘子不大,但是正因为这种理性,市场才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广东的画家,不排除有一些在之前的热潮中出现心理“不平衡”的,但是从目前市场看,绝大部分还是守住了底线,把重心放在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上。从各家拍卖行的秋拍情况看,当代岭南的专题和专场拍卖成交情况还是在市场能够认同的范围内。广东的画家队伍还是处于有序的状态,求同存异,比如杨之光老师热衷于公益,梳理自己的作品;而林墉老师沉浸于自己的“晚年变法”。

  广东的拍卖行自成一格,即使在市场最热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争创亿元的“热闹”。自从商会成立后,广东的主要拍卖行更为自律,相互约束、互相监督,有争议的拍品、现象基本不见,尽管成交没有像之前那么激烈,但也出现了一些小高潮和小惊喜。在目前的形势下,由于买方群体有所改变,不能再采取以前那种卖名气、卖头衔、卖通俗拍品、卖“光环”的策略,而是要推出有主题性、学术性的拍品。

  目前,行家是市场中比较成熟的群体,而当下的行情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买东西的时候。但是大部分行家财力有限,还是应当有选择地买,量力而行,选择标准的、没有争议的,没有被边缘化的藏品。

  2014年这一波“冷空气”来得太急了,上半年表现还不错,下半年资金突然告急,市场有点措手不及。而2015年是有准备的一年,市场应该不会太令人悲观。而且,新进场的企业家“胃口”不错,通常三五人成立一个“小基金”,成为支撑市场的新生力量。拍卖行业在自我调整,寻找一条更合适的道路。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