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评艺术银行:多方受益 值得探索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1-14
仅花千元就能把名家字画租回家?近日,主推“低价租画”概念的“艺术银行”在广州正式落地,让羊城市民欢呼艺术市场平民化和普及化的时代到来。

  不同于银行提供的艺术投资服务,这家“艺术银行”是由文化艺术机构打造的艺术品租赁平台——向艺术家购买作品,再转租给机构、企业或个人,用于陈列、装饰或收藏。虽然“艺术银行”在欧美不乏成功案 例,但国内至今却鲜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银行”。究其原因,是业界对开设“艺术银行”普遍持谨慎态度,认为尚不具备土壤,比如艺术品市场不够规范,艺术品鉴定、价格评估缺乏严格标准等,担心一哄而上之后是乱象丛生。

  其实,我们大可用乐观些的态度来接受这一新鲜事物。任何一个市场,若未经历形成与发展,何谈规范与完善?更何况,“艺术银行”的兴起带来的是各方叫好,多方受益。

  一方面是大众叫好。“艺术银行”的出现,让艺 术品得以以租赁形式进入民间,对百姓来说,用零花钱就能租到心仪的艺术品;对一些机构来说,增添“艺术气息”也不用再顾虑囊中羞涩。更关键的是,“艺术银 行”起到了引导消费的作用,消费者不用担心不懂行的问题。大众接受之后,必然是公众艺术素养的普遍提高。

  另一方面是艺术家叫好。正因为我国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很多青年艺术家很难接触市场、获得成长,“艺术银行”则为他们提供了机会。艺术家欢迎的结果,是艺术人才的成长和市场的繁荣。当艺术家的作品更多地进入公共空间,使消费者产生审美认同,他们的“身价”自然增加。  

  当然,问题也无法回避。据了解,刚刚挂牌的广 州“艺术银行”面临着诸如艺术品价格评估之类的质疑。可以想见,“艺术银行”这一新事物若能在国内兴起,一段时间内出现种种“乱象”在所难免。但我们应该 相信,当更多公众有机会接触艺术、更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得以成长、最终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大量增加的时候,合理的规则、合适的土壤必将形成。“艺术银行”之风,应继续吹下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