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杂项的稀缺性市场反应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12-21]
导言:临近岁末,随着北京几家主要拍卖行保利、匡时等相继收槌,密集推出的2014年拍卖终告一段落。调整世道并不意味着全面的回落,市场依旧有亮点出现,也不乏人气和买气。此时认真梳理全年市场走势,在总成交额下降的同时寻找有潜力板块,发现个别品类蕴含的市场信号已经成为必做的功课。敏锐的收藏家会发现,不同的板块的表现和波动千差万别,除了书画大项之外,瓷杂板块呈现较好走势,其中不乏创造佳绩者,古董似乎成为波动相对最小的板块。而观察具体拍品,我们会发现在常见标的和“稀缺”作品之间,形成一个价格分化的趋势,构成了瓷器杂项板块的市场反馈。
古董瓷杂——投资资本干预较少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瓷杂板块的规模一直紧随中国书画稳踞重要地位。在港台及欧美通常将中国瓷器杂项统称为古董或古代器物,其在艺术品市场份额也非同小可。2014年春上,在总体大势下调的情况下,古董瓷杂板块成交占比有一定提升。雅昌艺术网市场监测中心春拍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 年春拍,瓷杂板块略有起色,整体表现平稳。本季28.45% 的市场占有率比去年同期小幅提升 0.66%;今春上拍量、成交量分别同比上涨 37.32% 和 14.66%。今年春拍高价拍品所占比重提升。在中国艺术品 TOP100 榜单中,瓷杂板块夺得了 34 席,占13.44% 的市场份额,优于去年同期(去年春拍为 25 件,10.22% 的份额)。”
香港拍卖的几组数据能够说明问题:香港苏富比2014秋拍,总成交29.4亿港元,环比春拍的总成交额34.2亿港元,缩水4.8亿元,其中古董部分斩获9亿多港元。11月26日落幕的香港佳士得秋拍,官方统计其今年秋拍总成交额近30亿港元,与春拍基本持平。其中中国古董逾7.16亿港元,超过春拍中国古董总成交5.5亿港元的成绩。人们清晰记得去年秋季,香港佳士得总成交额达38.2亿港元,在超本季8亿港元的情况下,中国古董5.28亿港元却逊色不少。
虽然拍卖数据显示出古董板块呈现颓势稳定、逆势走强的迹象,然而明眼人很快就发现,少量天价拍品中流砥柱,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如若缺少这样的天价成交,古董板块也会像众多板块一样随波逐流,逐阶下行。苏富比今春拍出的鸡缸杯获2.8亿港元成交、定窑大碗亦以过亿港元成交。香港佳士得秋季古董的逆市上涨完全归功于永乐唐卡3.48亿港元成交。古董和当代艺术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由于时间久远的关系,这一板块不为人所熟知更难谈及欣赏,因而形成了门槛。加上,真伪问题一直难以完美解决,也阻挡了很大一部分人进入。然而正因为如此,古董版块中资本的运作成分较小,一定是有欣赏能力的人才会去收藏,同时这样的藏家介入往往比较深。他们洞悉收藏品市场的规律,而不存在投机心理,当艺术市场处于激烈波动之时,被震走的往往是市场的“投机客“。所以总体而言,相较当代艺术或当代水墨板块,古董部分既没有疯狂的热度,也没有价格跳水的隐忧,在逆市中,其市场稳定性尤为凸显。
显然明星拍品难掩市场萎靡走势,2014的秋天,不仅没有挽回整体颓势,反而演绎再度下行趋势。艺术品经纪人梁晓新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受国内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局势变化与持续低迷不振的大经济环境所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体系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此时,‘钱荒’的效果也立杆见景的反映在艺术市场上。这亦表明国内的收藏与拍卖市场尚未完全成熟。基于好奇与期望短期投资获利的买方市场,从根本上一直没有认识到艺术品内在的真正价值,因此一旦面临经济变故,便‘人去楼空’。”
买家转变带动稀缺资源上升
相较当代和近现代艺术,古董本期调整幅度相对平稳。但若与2010和2011年的疯狂相比,滑落还是非常明显的。市场不振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卖方惜售,一旦缺乏吸引眼球的拍品就动力渐失;再者2010、2011年高峰期引发的疯抢,高价艺术品到了今天即便想以平价出售,拍卖公司也不敢接手;加之经济不景气令投资和投机者不再恋战,拍场上就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艺术品真正拥趸者。他们既是艺术品收藏者也是真正行家,对拍品的挑剔程度和对价格的熟知程度让一般的行货根本无法流通。从伦敦纽约到香港的拍行都一致反应:买家对价格特别敏感,不是真正的好东西很难实现流通。梁晓新在看完香港秋拍后发声到:“如今,买卖双方与拍卖公司均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刚刚结束的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流拍的情形已经蔓延到了很多行里过去一直公认并热衷的‘硬货’官窑 ,不禁令人非常担忧!”
既然“硬货”已经不硬了,那么在调整世道中还能寻到“硬通货”吗?古董商大威德认为,决定一件艺术品的价格因素非常多: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性、保存状态、存世量、传承等等。他发现在逆市中,艺术品在具有同等文物、历史价值的前提下,稀有艺术品的价值则分外凸显。究其原因还是买家群体的转变,市场热闹的时候买家多是投资、投机客,他们喜欢追逐市场热门,并期望占有一定热门存世量的东西以实现资金短炒。这也是明清官窑瓷器在一段时期被广泛认同和普遍接受,于是价格在推波助澜中节节拔高。然而今天留在市场中的买家多是有一定沉淀和富有独立研判能力之人,他们相对成熟,普品已经看不上,宁愿将资金留置等待最中意的艺术品出现。他们相信,那些存世较多的品种,今次买不到,下次可以再来,并不会造成太多遗憾。这样的思维就导致了稀缺资源成为争夺的对象。于是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在将信将疑中3.58亿港元成交——成为稀缺品在弱势创造天价的范例。另一件成化斗彩鸡缸杯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在春季拍卖中以2.8亿港元成交!前者是世间独此一件,后者在市场流通中仅见四例。这些“绝对稀缺”品种不畏市场调整,强势获得推崇。
也许还能举出几例。与天价唐卡成交的同日,一尊何朝宗款德化白瓷达摩立像以1200万港元落槌,刷新了德化白瓷的成交纪录。何朝宗款的东西本就名贵,但这件瓷器却逆势刷记录,令人匪夷所思。一方面归咎于雕塑极美,但更重要的是何朝宗德化雕塑中观音为多,达摩像极其少见,于是“稀有”再度引发争抢。香港佳士得在“寓觉于物”专拍中,一件炉钧釉双耳炉取得了724万港元的高价。炉钧釉不算稀有,香炉制式也非特殊,但是在炉钧釉中,大部分釉色泛绿松石色,而该器则呈现少见的玫瑰红色,相对特殊也为其赢得了一个不错的身价。香港邦瀚斯拍卖中,清雍正青花纏枝花卉紋蒜頭大瓶,以7628万港元拍出,超估值近12倍。据邦瀚斯专家王晰博介绍:如此形制以及如此之大在雍正青花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成就了香港邦瀚斯历年古董拍卖单品的最高价。但此次同样是香港邦瀚斯重点推荐的英國Somerset de Chair先生收藏的青玉水牛,虽然来源显赫,亦是宫廷之作,估价达到1200-1500万,但题材玉料都稍显平庸,终因未达底价而流标。现场即有人小声私语:“估价太高,流标也是情理之中。”
古董商铺成交艺术品也在今年演绎“稀”者尊、“普”者流。秋拍的时候知名古董商Rossi告诉记者,他于今年较早时候卖掉的一个金刚双身本尊像,卖价达150万美元。其实此类造像(双身本尊像)在藏传佛教题材中并不稀见,普通的造像在数万到数十万人民币之间,而前述造像不仅流传和保存完好、做工精细,更难能可贵的是一般此类造像的母体描绘都不甚清晰,而此尊面相描绘极其生动,殊为难得。仅仅因细节不同凡响,就让该造像鹤立鸡群。
什么艺术品会被未来市场青睐?
对于古董板块而言,明清官窑一向是最主流的支撑项目。在明清官窑瓷器的整体大幅滑坡的同时也迫使拍卖行不得不再去寻找市场中新的关注点。就今年的市场而言,两个板块比较突出,一是佛教造像,一是高古陶瓷。相较明清官窑,佛教造像整体表现不错,梁晓新认为“原因有二:这个版块尚属‘年轻’,整体市场价格不高,仍处成长期;有部分资金从低迷的官窑瓷器板块中抽离,进入造像版块,形成另一个需求增长的因素。但个人认为,目前国内收藏和买家群体仍然以小圈子的生态出现,而对佛教艺术的认知也比较片面,买卖的范围仍在宫廷造像中徘徊。虽然唐卡在最近1年内受到新的关注,但是因为货源稀缺与辩识困难,无法持续下去,故短期内市场缺乏其他新的增长点。”
从本期市场看,国内佛像艺术收藏圈的主流仍然是华丽精美的明清宫廷艺术。刚刚结束的香港佳士得拍出天价永乐御制唐卡,再次给明清宫廷造像艺术注入强心剂。梁晓新认为:“这个门类的作品缺乏造像艺术应有的艺术创造性与趣味性,容易流为乏味,经过了6年的市场培养,国内的佛教艺术收藏圈现在已经逐渐将眼光投向更早期的艺术作品,包括来自键陀罗及帕拉王朝的精美作品——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今年开始,中国将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之关联的丝绸之路佛教艺术将会开始盛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在内的古代佛教艺术,将成为新的焦点。”
高古瓷器在国内的市场需求量其实一直不小,也一直颇受藏家重视。但我国艺术市场飞速发展以来,碍于法律,一直未能搬上台面。加上其需要更深的鉴赏知识储备,所以这一块市场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被明清官窑所遮掩。近年来,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重视艺术品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明清官窑已经到达高位,而相对而言,高古瓷器还处在市场低谷徘徊,留给市场足够的空间。前几年刚进入收藏的胡女士权衡两者,毅然选择高古瓷。她认为,以自己的资金实力,在明清官窑方面已经玩不出名堂了,而收藏高古瓷则还有机会收到其中一些精品。
今年从纽约一直到香港拍卖市场,高古瓷被追崇的程度明显优于往年。同时两大国际拍卖巨头的苏富比和佳士得也不遗余力加以推动,借此平抑日渐低迷的明清官窑版块。当然,在高古瓷器一路高歌的同时,依然有些问题丞待解决。诚如梁晓新所说:“首先,高古瓷器需求更高的知识去欣赏,宋瓷窑口分辨的难度就很大。再者,国内与国际审美眼光、话语权的不统一,将会成为老窑瓷市场继续发展的瓶颈。”这些都将有赖于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跟收藏者的成熟。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