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私募取代公募 艺术品基金分抢市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10-13
从7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将艺术品、红酒为投资对象的私募基金纳入调整范围开始,沉寂已久的艺术品基金市场再度被激活。连日来不少艺术品基金高调“登场”,当中就包括号称“年度预期收益可达100%”的“江爱松艺术基金”,以及跑到国家博物馆揭牌的“如琢·婧·观唐基金”。

  艺术品基金背景广泛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征求意见稿》发布后,私募正在迅速取代公募,成为新一波艺术品基金回归的主要方式。

  以“江爱松艺术基金”为例,他们引入的是有限合伙的形式。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有质量的基金合伙人,可以说已成功了一半。所以单支艺术基金合伙人的人数控制在20-25人,单合伙人的投资规模在50万元以上,这主要考虑的是合伙人的影响力及对市场的掌控能力。”

  这一波艺术品基金背后的资金力量也更加广泛,“江爱松艺术基金”的背后站着财经门户网站“中金在线”,其他艺术品基金则或多或少有着矿业、房地产等行业的背景。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私募模式胜在比较灵活。”但新一轮艺术品基金的成败,最终考验的还是合作艺术机构的专业性,对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把控力,以及金融机构配套的完善的基金管理架构。

  艺术品必须升值150%

  私募上位,但因资金需要亲自募集,其运作成本相比信托较高。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近期出台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运营成本分析》显示,以募集资金1亿元的私募基金为例,如果是第一个基金,需要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在未来以管理人身份帮助管理基金,注册资金应该在1000万以上。基金运营过程中有一部分比例的费用消耗在管理、炒作等环节,真正用在投资艺术品上的资金只是募资总额的一部分。1亿元的基金,实际用于投资艺术品的大概只有6255万元左右。如果按照20%的年化收益,三年的封闭期里,艺术品价值必须升值达到150%。

  羊城晚报记者查询到,此前收益率最高的私募基金,是2009年成立的国内第一只艺术品私募基金“红珊瑚一期”,年化收益率31%。而新一波的私募基金,收益率最高的当属“江爱松艺术基金”,号称“年度预期收益100%以上、5年预期总收益5-8倍”。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