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色语”边静个展亮相今日美术馆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9-29]
2014年9月28日,边静个展——“浮世色语”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将展出边静在近年来以社会边缘人为对象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边静,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画,经年累月的磨练锻造出了其深厚的绘画造型功底,这在其早期的绘画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其毕业作品“我的同学”就深刻的透露出了其写实绘画的功力。
相较于家庭在其身上熏染出来的技巧功夫,时代赋予她的更多。生于六十年代末,长于七、八十年代,成于九十年代的边静,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冲击,这些都促使她更关注社会中的人,尤其是身边的人,注重对人的命运的关照。
“浮世色语”个展作品依然延续了“我的同学”中的那种“近距离”的绘画方式。据边静自述,她作品中的“形象很多来源于我身边的朋友和观察到的一些情态。很多构思将自己的艺术思想贯穿其中,希望能以诙谐角度和自我意识以及标志性的强烈的色彩冲突等方式诠释出我身边所熟知的有趣的人们的生活、奋斗以及他们的爱和欲望。”
“浮世色语”作品的画面感很强,其浓重的色彩带来视觉的强烈冲击。细看之下却会觉得这些浓重的色彩并不厚重,反而会有一种飘渺、虚幻的感觉,给人一种想要抓却抓不住的无奈与绝望。边静作品中的人性题材与情色对象,需要这种色彩的浓重与飘渺的反差来表现他们的疯狂、无奈、颓废与绝望。因为知道最终无法实现,所以就想在短暂中耗尽所有的美好,之后归于沉寂。
画面里的男女或相互靠近寻求温暖,或形单影只遗世独立,眼睛里透露出来的落寞、无奈、挣扎与绝望却是一样的。这无一不暗示着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暗示着社会规范给人带来的压力。社会规范是残忍的,它将人“驯化”成了沉默的大多数。在社会的范畴里,大众就是标准,就是准则,小众从来不在考虑的范围内,在这个强调大众的空间里,所有想要彰显个性,寻求自由的个体都会被视为异类,必将逐之而后快。人性被扭曲来迎合规则,这是社会向生存其中的个体征收的生存成本,是个体生存下去需要付出的代价。边静用她的作品揭示了社会规范对人性的压制,对个性、自由的压抑。
与“我的同学”相比,“浮世色语”的作品风格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写实主义走向表现主义的巨大转变可能与边静自1992开始的社会实践有关。在实践的过程中,边静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这些人的状态给了她真切的情感上的冲击,丰富了她的阅历,也拓宽了她的视野。边静在作品里一一呈现了她在这群人身上看到的独特生命景观,热烈而绝望,因为小众而无法融于大众的规则,也不甘心就此屈从,故飞蛾扑火般惨烈而动人。
边静以她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敏感,解读出了这群使她感動的小众但典型的人群所释放出来的对个性与自由的向往,用她的艺术语言在画布上呈现出了这一群体的不安、彷徨、无措与看不到未来的绝望。
边静的表现手法和画面冲击力为众人提供了一个反观社会的独特视角,她用自己看到、感受到的真实来引起人们的反思,试图让大众观照到那隐藏在光该陆离的表面背后的“真我”。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