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评论:把古诗词留在课本里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9-14
据报道,明年9月起,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篇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此举措令人赞赏,同时也与前不久媒体上议论的某些地区片面删减小学教材古诗词篇目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些人认为诗词作品艰深难解而加重学生负担的看法,是说不通的。著名学者汤一介在回忆父亲汤用彤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启蒙时说:“我们上的都是现代学堂,现代学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太重视。为了让我补上中国文化这一课,父亲先让我读一些诗词,因为诗词比较好读。”某种意义上说,那些选入教材中的古诗词不仅不是沉重的包袱,更像一把把钥匙,可以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传统文化之门。

  中国有诗国之称,诗词名篇灿如繁星,熠熠生辉,其美学魅力超越时空,在今天乃至将来都能唤起久远的心灵回响。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经典古诗词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语言优美凝练,还表达着美好的情感,寄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审美情趣,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一笔巨大的民族精神财富,理应一代一代传下去。

  把古诗词留在课本里,传给孩子们,实际上就是在呵护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是在滋润和浇灌中华文化的根脉。高 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