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艺术家纵论“我们为何缺乏创造力”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8-22
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 马海燕)“创造力、创意和创新,我觉得在中国大陆是谈得最多的。但是创造力真正的能量和动力来源却未必清楚。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我们今天热衷于追逐创新,但却无形中把最基本的知识层面的东西给淡漠了或是忘却了。”在凤凰艺术与TED创始人理查德·索·沃曼联合搭建的思想平台——思想无界大放“艺”彩创意活动上,著名艺术家徐冰如此表示。

  设计师理查德·索·沃曼1984年以技术、娱乐、设计为核心,以三个词的英文首字母创立了“TED”创新大会,以开放式演讲的方式与全球受众分享改变世界的“最酷思想”。而他今次首访中国带来这场思想分享会,是想将中国作为再一次创新的始源地。

  而徐冰直言:“由于中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我们的艺术家和其他很多领域的人都被国际关注,以至于我们有时候会误认为自己是真正了不起的‘国际艺术家’。但是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你到底为艺术领域或者说为提示新的艺术语汇做了什么?’有时候这是经不起问的。”

  “我们的思维像空中魔方一样,总是找不到一个依据,所以我们非常忙,我们的思想非常乱,我们的行动非常累。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狼狈着跟着这个伟大的时代走,都希望自己有创造力,但是我们往往不能获取真正的创造力。”徐冰说。

  而这一点也得到了与徐冰同为中央美术学院同学的著名画家陈丹青的认同。自称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陈丹青说,“我从来没有画过一副有创造性的绘画。我也没有想象力,我算是画写实的,可是我只会画像的东西。”

  “我回国十四五年绕了很多弯道,做了很多无价值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少有时间画画。这两年不太随便说话了,我就回到画室画画了。这是好事情,老实一点回到老本行但是仍然毫无想象力。”陈丹青表示。

  台湾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陆蓉之说,因为历史的缘故,中国的艺术在20世纪走的是跟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究竟要用谁的艺术作为标准?那些追求现代主义精神、否定历史的“现代大师”们,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也变成了历史,缺乏历史谈创新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常常发现自己如此无知。”

  大陆艺术家、策展人邱志杰则认为:“今天包括移动互联、谷歌地图等在内的技术进步,这些知识的形成和生产方式实际上同样在给我们造成一种逼迫,让我们被迫重新以不习惯的方式去生活。”

  艺术家们都认为,无论是技术的原因还是历史的原因,无论现实如何,艺术家们都必须保持一颗纯粹的心,这才是保持艺术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