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发掘一唐墓 初步判断墓主为男性欧罗巴人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8-18]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正在宁夏固原市对一初唐时期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而人骨鉴定专家根据墓葬中发现的人头骨初步判断墓主为男性欧罗巴人。这进一步证实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原州)在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据南塬墓地考古队领队朱存世介绍,被定名为M1401的墓葬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今年发现了盗掘现象,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后从6月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
记者在发掘现场了解到,M1401坐北朝南,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局部用砖),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等六部分组成,总长47.4米。墓道为长斜坡式;过洞、天井各有5个;第4号天井东西两壁各有一个壁龛,其内放置泥俑。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40多件泥俑,铜钱以及大量壁画。天井和甬道绘有东西相对的人物,墓室北壁绘侍女、动物、过洞上部绘花卉图案。绘画风格和服饰等与已经发掘的史氏家族墓的壁画基本相同。”朱存世说。
他还说,尽管目前该墓葬尚在清理之中,未发现墓志等直观证据,但从墓葬形制、泥俑的造型和风格、壁画的内容和风格及墓室出土的“开元通宝”铜钱等遗物分析,该墓的时代初步定在初唐。
记者还了解到,考古人员已在墓葬中找到了遗留的人头骨。人骨鉴定专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张全超根据头骨呈现出的明显特征,初步判断头骨主人为40岁左右的男性欧罗巴人。
“从头骨可以看到,此人鼻骨隆起突出、鼻根凹陷,且面部水平也很突出,这些都是典型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张全超说。
但遗憾的事,因为目前仅发现头骨,而头骨又有残缺,要做出确切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发掘。“如果后续发掘能发现牙齿、体骨等,我们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对年龄等做出更为确切的判断。如果没有其他发现,我们也会尽力在头骨中提取DNA,与此前发现的史氏墓中的人骨DNA进行对比,看他们是否存在遗传学关系。”张全超说。
M1401墓距离固原西南5公里,这里在唐人墓志中被称为“北达塬”。塬地分布着汉代、北朝、隋唐直至明清的不同时期的墓葬,其中以北朝隋唐墓葬最为重要。从1983年至1996年,在塬地的西面一带发掘出3座北周高官的墓葬——李贤夫妇合葬墓、宇文猛墓、田弘夫妇合葬墓。而自1982年至1995年,在西南方向又发掘出隋墓一座、唐墓八座。七座墓出土有墓志,除一座为梁元珍墓外,其余六座均为史姓墓。
根据墓志记载,史氏家族是北朝以来由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勃兹地区东迁,后定居于原州的“昭武九姓”中的史国人,史氏家族墓也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粟特人墓群。尽管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盗掘,但仍然出土了壁画、外国金银币、蓝宝石印章、金覆面等一批珍贵的遗物。
“M1401距离史氏家族中史道德墓仅1500米,我们期待后续发掘能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线索,解开其与史氏家族是否存在关系等谜团。”朱存世说。 (记者艾福梅)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