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央美实验艺术成果展"实年一验"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8-11]
2014年8月8日,“实年一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十年成果展”于央美美术馆拉开帷幕。正所谓“十年磨一剑”,本次展览旨在总结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教学十年成果,并有效推动当代中国高等专业艺术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在新闻发布会上,实验艺术系主任吕胜中教授表示,央美实验艺术学院将在9月4日正式举办挂牌仪式,从十年前的“工作室”到现在的实验室艺术系,最终华丽“变身”为实验艺术学院。他同时透露,实验艺术学院将“不以系分”,预计成立10个工作室,其中8个将在2015年1月开始面相本科实行独立招生。本科学生将在大一大二期间统一学习“基础课”,随后分成导师工作室进行学习。
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实验艺术专业也将首次作为独立的专业参与其中,并于今日美术馆与观众亮相。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表示,“本次展览主要有四个展示:首先,是展示实验艺术系的发展——自2004年实验艺术成立以来,从一个工作室发展成为实验艺术系,最终即将在9月4日正式成立实验艺术学院,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次,是展示实验艺术系不断提高的学术水平——在关注世界当代艺术潮流的同时,兼顾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第三,这个展览还是实验艺术这十年来的成果展,在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实验艺术系都取得了累累硕果;第四,本次展览也展示了实验艺术系师生的责任和担当,早在2011年实验艺术系就汇集并组织了全国美术院校实验艺术专业的师生进行文献展及学术研讨,现在我们又在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进行组织和协调工作,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实验艺术专业的未来一定会迎来蓬勃、健康的发展。”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实验艺术系成立十年的成果展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还应该是对未来的展望。“实验艺术”看似未知难懂,却不断地带给人们智慧的挑战,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实验艺术专业的成长也是中国视觉艺术发展的重要见证。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吕胜中教授在开幕式上中肯的致辞强调了实验艺术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压力和挑战,从课程设置到教师团队组建,从过去成果的不断探索到未来发展的期望,实验艺术学院成立在即,“实年一验”之路才刚刚开始。路在脚下,希望实验艺术专业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也感谢中央美术学院以及所有师生的支持和鼓励。
开幕式上,实验艺术系教师代表邬建安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在央美的成长以及在实验艺术系的工作经验。然而,困惑和愁楚也是相伴相随的,“实验艺术”需要不断调整、内省、进步和反思,在不断摸索中完善自己,验证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均衡的对待西方美术史及全球当代艺术、综合国际展会及双年展、以及中国传统的精化与理念。同时,如何突破、如何面临挑战并引领未来也成为当今的困惑——这一方面证明了实验艺术系已经与全球同行看齐,另一方面也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动力,推动我们不断进步、前行。
随后,本次展览的主要执行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王郁洋对整个展览的设置、分区及板块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实验是广泛实践的开端。“实验”与“试验”的有所不同,就在于试验有可能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前提下的一种试探行为,而实验则更倾向于通过其行为对某种理性结论作出验证。“实验艺术”曾作为西方艺术突破传统、创造新艺术的一种有效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作为国际艺术多元化形态与创新推动的普遍性经验,也早已介入西方当代艺术教育的主流系统之中。在欧美的绝大多数高等专业美术院校,“实验艺术”渗透在教学结构的方方面面,但由于与“前卫”与“当代”的概念混淆而不断地作崇,导致了教学实施中长期以来秩序感的缺失,以及教学成果评判方面的尴尬。而中央美术学院没有全盘按照西方当代专业艺术教育的模式建设自己,也不倡导以“实验艺术”或“实验性”教学代替或否定近百年来形成的优秀教学传统。因此,“实验艺术”将首先承担原有学科专业设置所缺失的内容,将它辟为专门的教学版块,以完善当代学院艺术教育的整体面貌。“实验艺术”不同于“美术学”学科中以工具材料与技术及其有可能形成的风格样式作为确定性质的艺术类型,而是一种因为艺术工作方法而确定性质的专业学科,即以有价值的主题思想作为表达的前提,寻求恰如其分的艺术法式与语言载体承当,最终完成艺术作品推向社会与公众的物质化呈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