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清代大画家墓藏身山村杂草丛生 至今未成文保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7-31



“死生轻一瞬,节义重千秋。骨肉非甘弃,儿孙好自谋。故乡魂可到,绝笔泪难收,蒿葬毋予恸,平生积罪尤。”这是清代诗人汤贻汾的一首绝命诗。这位著名的诗人、画家死后埋葬在江宁淳化的一个小山村里。奇怪的是,他的墓以及其家族墓,至今还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的名单。

  罢官后侨寓金陵

  说起汤贻汾,了解他的人不是很多。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晚号粥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汤贻汾是清道光、咸丰时期重要的山水画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合称“方、奚、汤、戴”。

  1853年,太平军攻破江宁(今南京),汤贻汾为了表示对清廷的忠诚,投水自尽。

  汤贻汾出生在忠孝世家。他的祖父汤大奎,在担任台湾凤山知县时,因林爽文起义殉难。汤贻汾的父亲汤荀业随汤大奎赴台,也同时遇难,年仅33岁。

  汤贻汾8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因母亲擅长写诗,汤贻汾从小就耳濡目染。14岁的汤贻汾,在家乡的天香书屋读书时,就写有《夜读》、《霜叶》等诗,虽然有些稚嫩但也显示出他在诗词方面的天赋。

  后来,汤贻汾以“难荫”(清制,凡因先代殉职而录用其子孙的,称为难荫)出任浙江乐清协副将,罢官后侨寓金陵。

  游栖霞山留佳话

  汤贻汾喜好游历,足迹遍及山东、吴越和湖广一带。嘉庆四年(1799),汤贻汾从庐州来到江宁。在江宁文人董小狂的窥园内,与一帮文人吟诗作画。

  窥园位于鸡鸣山麓,园的主人叫董小狂,字茂才,在此辟得一园。园内种花,种竹,是文人雅集的场所。汤贻汾游窥园后,写有《窥园》等诗:“窥园几竿竹,四面碧玲珑。微雨飒然过,北窗人未醒。”

  这一年七月,汤贻汾约了董小狂、欧阳冶亭游栖霞山。这次出行,董小狂骑驴,欧阳冶亭骑骡,汤贻汾则骑马同行。董小狂骑的驴走得很快,欧阳冶亭的骡和汤贻汾骑的马,则走得较慢。见此情形,欧阳冶亭脱口而出:“叙齿欧阳原让董,登程骡马不如驴。”意思是说,董小狂的驴跑得快,是我们谦让的,我们都不好意思启齿。董小狂听了,立即回应道:“君顾以大畜自况,而以小畜况我。”意思是:你们是大畜生,我是小畜生。由诙谐的言语可以看出,三人的情谊十分深厚。

  来到栖霞山,在寺僧卓群的安排下,一行人游玩了栖霞山的万松庵、桃花涧、珍珠泉、最高峰等众多景点,并借宿般若台。汤贻汾诗兴大发,写下了《七月十四日偕董小狂进欧阳冶亭栻游摄山》、《偕小狂冶亭宿栖霞般若台赠卓群上人》等诗作。尤其是《偕小狂冶亭宿栖霞般若台赠卓群上人》这首诗,为后人考证栖霞山般若台故址,提供了直接证据。

  从汤贻汾留下的诗作可以看出,江宁(南京)的其他胜迹,诸如:牛首山、燕子矶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琴隐园和狮子窟

  后来,汤贻汾在江宁购得一园,名曰:琴隐园。他嫌园子太小,又在小仓山筑有狮子窟。

  小仓山在哪里?袁枚在他的《随园记》里说得很清楚:“金陵至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当时,汤贻汾的花园内有:十二古琴书屋、琴清月满轩、画梅楼、远读我书斋、吟改斋、延绿山房等诸名胜。

  有了风雅之地,汤贻汾等人就经常在园内吟诗作画。汤贻汾工书画,擅于山水、花卉。“求者踵相接,风流儒雅,倾倒一时”。其存世画作有:《松谷清音图》、《江上钓艇图》、《秋坪闲话图》、《小竹里馆图》等。

  汤贻汾的妻子董氏和儿子汤禄名,都以能画花鸟蔬果出名,真可谓一门风雅。汤贻汾酷爱金石,侯云松、梅曾亮、许宗衡、金鏊等一批金陵文人,都是他家的常客。汤贻汾六十岁时,曹恺堂与侯青甫曾出资助其刊刻《琴隐园诗集》。

  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初七日,汤贻汾七十寿辰。这一天,同人准备了酒,要好好庆祝一番。汤贻汾告诉同人“以文为寿。曷若能寿其文,醵饮为欢。曷若醵资,代梓乎?”意思是说,不如各人出资,把酒钱省下来,用于刊印祝寿的诗文。

  家族墓至今不是“文保”

  太平军攻陷南京后,汤贻汾的诗文书画,多有散佚,诗版也被毁。曹恺堂感叹汤贻汾忠节,多方搜集,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再次重刊了《琴隐园诗集》36卷。除此之外,汤贻汾还著有《画卷析览》10卷、《琴隐园词集》4卷和《逍遥巾》等。

  汤贻汾死后,谥“贞愍”。同治四年(1865),汤贻汾被安葬在江宁县淳化镇。

  近日,笔者赴淳化街道寻访了汤贻汾家族墓地。汤贻汾家族墓地现存4座墓,一是汤贻汾及其妻董氏合葬墓。其墓碑题额:“皇清诰”,右为“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吉旦”,中间“授武功将军……浙江乐清协副将世袭云骑尉谥贞愍/封夫人晋一品夫人/显/考雨生府君/妣董太夫人/之墓”;左为“男汤禄名敬立”。二是与汤贻汾同一天竖碑的汤寿民墓,其子汤世佺立。三是光绪元年(1875)汤乐民与其妻马氏合葬墓。第四座墓由于没有墓碑,墓主是谁,尚不得而知。

  汤贻汾家族墓地周围杂草丛生,荆棘密布,看后令人感慨。遗憾的是,已有150年历史的汤贻汾家族墓地,至今尚未进入任何级别的文保行列。 张智峰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